【记者走访】
区内多数学校不提倡
记者走访大良、容桂、陈村等多个镇街的中小学了解到,类似顺德一中德胜学校这样的“出省游”并不多见,区内学校的春游活动多以区内、省内社会实践活动为主,时间一般为半天或一天。
“去年起,我们就不主张组织学生跨省外出旅游了,一方面教育意义不大,另一方面风险比较高,也不敢往远走。现在都是组织学生,到周边的实践基地,做实践活动。”桂洲中学校长沈云表示,每年清明节后,该校会开展为期一天的实践活动,例如到农场种菜、劳动等。同时,学校会根据不同年级课程情况,安排其实践活动时间及方式。“高一第一学期因为有军训、远足,高二下学期有考试,高三面临升学,原则上不组织。”
“学校开展各类活动,有利于学生发展。春游对开阔学生视野非常必要,不能因为一次意外事件,学校就采取消极做法。”大良实验中学校长黄伟羡介绍说,该校还是会根据课程安排,组织省内春游。对此,沈云也表示赞同,“从个人角度,春游要承担风险,肯定不愿意组织。但是作为校长,不能因为会出问题,就背驰教育理念,叫停它。”
不过,多位校长坦言,学生春游期间,他们往往“如坐针毡”。“每一次,只有最后一批学生回来了,心里的大石头才能落下。”大良嘉信西山小学刘宇平说。而带队的老师也表示“亚历山大”,出游劳心劳力累好几天,安全保障稍有差池,他们则“吃不了兜着走”。
家长难接受跨省游
“春游是好事,但如果是跨省出行,那我肯定不接受”,对于耗时多天、动辄花费好几千元的跨省出游,不少家长坦言难以接受,“一方面耽误学习时间,更主要还是担心孩子的安全”,陈女士表示,自己的孩子现在刚上初一,其实每年的寒暑假,自己都会带着孩子出省或者出国旅游,学校再花费几天的学习时间组织出去春游,有的目的地甚至都是孩子曾经去过的,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
“一去就是四五天,怎么可能放心”?家长陈先生坦言,而且费用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记者观察
别让春游变了味儿
所谓的春游,准确的说法,应当是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顺德的多数中小学校,往往都会趁着大好春光,组织学生去周边走一走、看一看,花费不多,安全风险不大,学生也真正亲近了自然。这样的春游方式,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当然不应因外地的个别意外事件而叫停。
然而,在个别学校,春游这个本来家长乐意、学生叫好的方式,却渐渐变了味:一去四五天,费用数千元,占用的是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花费的是家长们的辛苦钱,虽然学校强调费用直接打入旅行社账户,但谁能保证,旅行社与学校没有利益关联?家长产生学校借机敛财的联想也属自然。
这还在其次,家长最为担心的当然还是安全。组织数百学生集体出省,长途旅行,就算事前预案再充分,老师照顾再悉心,又怎么保证万无一失?所以,这就让家长纠结了。去吧?安全问题、费用问题让人担心。不去吧?其他人都去就自家孩子不去,难道把孩子领回家“放羊”?
其实,学校大可不必如此“费心”,劳师动众,让孩子们去省外进行教育实践,顺德周边风光好、教育意义强的地方照样有很多。跨省接受教育实践,领略风光长见识的活儿,还是让家长带着孩子自己去做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