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所有婴幼儿乳企须“换证”
时间:5月31日
国内所有婴幼儿乳企须“换证”
不仅众多洋奶粉品牌面临“大考”,对于国内所有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而言,即将于5月31日到来的“换证”大限,也将是一轮巨大的考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3年12月25日出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新《细则》大幅提高了乳粉企业的准入门槛。我国所有的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必须在2014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使得一些产业链布局未达标的中小乳粉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而对于“功力”扎实、质量有保障的大型乳企而言,却未尝不是一个利好的“清道夫”。5月31日前,国内128家婴幼儿乳粉企业必须按新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规定合格“换证”。
市场现状
并购案例频现兼并大潮来临
由于新《细则》大幅提高了乳粉企业的准入门槛,有业内专家表示,预计2014年有三分之一的乳企将面临淘汰。一些小企业更将因为资金等问题面临着被并购或者退出市场的危险。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对没有拿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而言,有一年的整改期。这也意味着到2015年5月31日,没有拿到新版乳粉生产许可证的乳企将“关门”,不过,兼并潮并不会等到明年,“今年3-5月是企业并购的高发期。”
据悉,目前国内乳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多起整合事件,包括光明乳业引入私募RRJ作为战略投资者,达能拟以51.53亿港元增持蒙牛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合生元收购长沙营可营养品,飞鹤全面收购吉林艾倍特,以及飞鹤收购关山乳业70%的股权等。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现在开始,在国内市场肯定会看到更多的并购案例,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乳企。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必须开始考虑自身出路的问题,是被兼并还是被淘汰。
肃清整个行业
大品牌将更大
相继实施的行业新规,可以提高乳制品行业的准入门槛,有利于净化市场,提高国内市场婴幼儿乳粉质量。“整体来看,一系列新规的相继实施,能够肃清整个婴幼儿乳粉行业,让大品牌更加强大、市场份额更高,而不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冲击。”中研普华研究员黄盛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一批中小乳企退出市场后,乳制品行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将加倍凸显。据了解,在大清洗之前,中国乳制品生产企业已有1800家左右,其中,前5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70%,行业集中度本来已经非常高,未来,大型乳企肯定会乘机进行扩展,抢占市场份额,几家或一家独大的状况或许已经不远。
进口奶粉价格
或现小幅波动
近日,记者走访了本市多家超市卖场、母婴用品店了解到,目前占据婴幼儿奶粉市场大半江山的仍为进口奶粉。“5月1日起实施的针对洋奶粉的新规,会直接减少我国进口婴幼儿奶粉的品牌数量,进而增强国际一线品牌的话语权,使其掌握更多的涨价资本。”中投顾问食品行业分析师简爱华指出,目前,洋奶粉入境的检测和关税费用,约占总进口成本的15%-30%左右,增加检测批次与项目,全年的检测费用要达到上百万元,“新规实施后,进口商和代理商可能会对自己代理的产品做出一定的调整,其中产生的费用是不可避免的,按照推算,洋奶粉零售价格的上涨幅度或在5%-10%左右。”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规不应成为企业提价的借口。今后,乳粉企业通过精简之后或将只剩下二三十家,如果规则实施到位,企业的终端营销费用会大大降低,有助于奶粉价格回归到一个更理性、正常的价格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