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香港消委会曾对香港市面销售的卫生巾进行检测,检出惠康超市创立的“特惠牌”及“高洁丝”两个牌子的卫生巾含有“可迁移荧光物质”。该检测当时就是参照台湾地区的标准。
记者查阅台湾地区《CNS 324 P2063 卫生棉》标准,其中注明卫生巾中应“无可迁移性荧光物质”。该标准中规定对荧光性物质的检测方法同样是《CNS11820 纸制品之可迁移性荧光物质试验法》。
对此,护舒宝的生产商宝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台湾方面的标准只作定性实验,所以这次检测中定量的结果或会存在偏差。娇爽的生产商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的负责人王勋彪则认为,此次检测“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方法是用于纸张和纸板,但它们都不适用卫生巾产品的检测,因为不同产品的结构和组分各不相同。
而陈工向记者解释,台湾地区所使用的检测方法《CNS11820 纸制品之可迁移性荧光物质试验法》与此次使用的方法是非常相近的,如果含量比较低,也可能会出现定性的方法检测不出来的情况。
荧光增白剂从哪来?
据了解,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色彩调理剂,具有亮白增艳的作用,广泛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多个领域中。
对于纸巾等产品中存在的荧光增白剂,国家有相关标准严格规定禁止添加。对此,荧光增白剂研究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沈永嘉教授在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纸巾中禁止使用荧光增白剂,是为了避免厂商使用回收纸做纸巾,并且滥用荧光增白剂。
2002年香港消委会检出卫生巾中含有可迁移性荧光物质,当时部分卫生巾代理商就表示,卫生巾的部分原料中含有天然的荧光性物质,而并非生产中添加的增白剂。而宝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很多物质天然含有荧光,“我们在卫生巾生产当中是不会添加荧光增白剂的。”
而对于荧光增白剂对正常人体的危害,目前还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
沈永嘉告诉记者:“荧光增白剂的毒性有多大,一般用LC50表示,洗涤剂常用的荧光增白剂CBS(或CBS-X)的LC50约5000mg/kg”。同时,他还表示,一般即使添加荧光增白剂,量也是非常少的,远远不能达到有毒性的范围。对于卫生巾中所添加的荧光增白剂,需要知道确切的种类,才能够确定其毒性。
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玉兰则告诉记者,目前欧美国家也没有对卫生巾产品中荧光增白剂含量做出限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