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嫩了,皮下全是水没有脂肪
体重分别只有一斤七两和一斤八两
“经我们询问,原来这个双胞胎是在怀孕仅26周之后,提前就从妈妈的子宫里出来了,而且还是一对试管婴儿。”朱雪萍表示,正常胎儿一般到了孕38-40周,才算“瓜熟蒂落”!而足月胎儿正常体重大约是3.2千克。可这对孕26周的双胞胎儿,送来时的体重仅有足月胎儿的1/4左右,即双胞胎患儿的体重分别只有0.86千克和0.92千克。正因为上述种种原因,这对早产儿,各个功能器官也发育很不成熟。
“怀孕仅26周就从子宫里出来,在我国新生儿学科的书中,那就相当于是流产或者引产下的胎儿。”正因为如此,医护人员认为这对双胞胎存活的希望非常小,因为在该院数十年的新生儿救治史上,还没有遇到过一次。“皮肤像透明的果冻一样,就是因为出生太早,各个功能器官发育很不成熟,这其中就包括皮肤。”
朱雪萍告诉记者,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儿,皮肤应该富有弹性,皮下有一层脂肪。而这对双胞胎由于出生太早,皮肤还没发育成熟,皮下脂肪还没发育,也就是说,当时这对双胞胎送来时,皮下就没有脂肪,接触时稍不仔细,皮肤就容易破裂、出血。“皮下全是水,所以我们才形象地称她们是果冻双胞胎。”
小宝宝在保温箱里喝奶。
“私人定制”抢救方案
“模拟子宫”里度过3个多月脱离危险
姐妹俩目前多数生理指标已达正常标准
“我们对这对双胞胎,采用了"私人定制"式的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措施。”朱雪萍说,她们首先将双胞胎患儿分别置于两台高级暖箱中,并将高级暖箱的环境设置成与妈妈的子宫环境非常类似。即这个“模拟子宫”的光线昏暗,温度、湿度和妈妈子宫相似,声音也控制在低分贝,减少外界声音对宝宝的刺激。特别是温度和湿度。一开始,医护人员几乎每一两个小时,就要给孩子测量一下体温,然后调节保温箱的温度,尽量将双胞胎的体温逐步慢慢调整,提高到新生儿的正常体温。至于湿度,医护人员将保温箱的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据朱雪萍介绍,一般的早产儿,她们给设置湿度一般为50%—60%。这对双胞胎因为出生太早,所以设置的湿度比较高,“完全是模拟子宫内的湿度。”
另外,医护人员还给予这对双胞胎密切监护,随时注意她们的呼吸情况。“早产儿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现象,一旦发现需要及时刺激,提醒她们呼吸。”朱雪萍说。其次在喂养方面,护理人员从1ml牛奶开始逐渐喂起,一天喂12次,液体浓度也循序渐进。“由于这对双胞胎的血管非常细,补液也成了一大难题,我们护士长凭借自己高超的技术,为她们放置了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在医护人员3个多月的精心照料下,这对双胞胎终于慢慢脱离了“险境”,并从高级保温箱转移到普通保温箱内。目前,这对双胞胎的体重均已经达到了2.0千克,奶量也吃到了30毫升,其皮下脂肪也慢慢长出来了。很多生理指标已经达到了正常新生儿的标准。
朱雪萍表示,她们会再观察几天,对双胞胎再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补充治疗和检查,如果发现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可以安排她们出院回家了。“这是我二十多年新生儿治疗经历中,遇到的第一例胎龄最小并成功存活的一对双胞胎。在全国范围内来说,也是比较少见的。”
新闻延伸
要特别警惕早产儿视网膜疾病
据知情人透露,这对双胞胎的父母大约三十五六岁左右,来自外地,目前在常熟经商。此前,夫妻俩已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我看见过,大约六七岁的样子。”至于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试管婴儿,再次怀孕生子,原因不详。对于记者的采访请求,双胞胎的父母也给予婉拒。
朱雪萍表示,和正常的足月新生儿相比,早产除了孩子本身会有各种早产不良病症,如器官发育不成熟,会有生命危险等等外,也非常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我们不提倡早产,能保胎肯定会尽量保胎,但早产往往又是没办法控制的。”就像上述双胞胎的出生,肯定就是意外事件。
不过,早产儿长大后不一定就不健康。只是相对而言,患病的机会比较高一点而已。越早产,未知或不可控因素也就越高。比如肺部发育不成熟,今后孩子患肺部疾病的几率比较高,易患肺炎。特别要注意的是,早产儿患眼疾如视网膜病变的几率比较高,关于这一点,早产儿的父母要特别重视。
朱雪萍表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但与之相伴随的疾病也逐渐增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高达20%。因此,早产儿要特别重视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防治工作。
据朱雪萍介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由于新生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疾病,与接受氧治疗等因素有关。很多早产宝宝因为来检查的时间太晚,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出院前,我们会对这对双胞胎进行一次视网膜检查,今后还会不定期进行回访和检查。”
朱雪萍提醒,早产儿在出生后的34周至35周之间,家长要带宝宝去眼科动态监护眼睛的变化。“早发现早治疗,可减少致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