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
不得以超生为由炒职工
去年年底,媒体报道,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蔡智奇,在美国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期间,妻子“生洋娃”。随后蔡智奇收到华南理工大学开除处分的决定,此事也引起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纠正就业和从业与计划生育挂钩的建议。黄细花表示,我国部分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计划外生育的夫妇除了要缴纳社会抚养费以外,如果是公职人员还要给予开除公职的处分。以广东为例,《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48条规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对其超生职工应当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用合同。”
“现在的工作很多都跟计生挂钩,实行一票否决。”黄细花认为,实际上,这个规定并不合理,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劳动法》,不得以超生为理由对职工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用合同。
尽快取消各种计生证
“人在证图”是网友吐槽的热点,黄细花在向大会提交的建议中,也列举了计生领域近20种证件,以准生证为例,不仅办理程序繁琐、劳民伤财,而且在长期低生育率的当今,更是抑制了人们的生育意愿,损害政府的形象,应该尽快取消。
黄细花建议尽快取消与计划生育有关的各种证件和证明,包括计划生育服务证、二孩证、上环证、结扎证等。至于新生儿入户只要凭据医院出生证明和父母户口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要求其他证件或证明。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为民众提供服务时,一律不得要求民众提供与计划生育相关的任何证件和证明。
纠正强制上环和结扎
与去年一样,黄细花继续提出了尽快纠正强制上环和结扎违法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上环和结扎应是自愿的。但在很多地方,上环和结扎变成强制。我们建议,国家卫计委应加大检查工作力度,严格纠正各地强制上环和结扎的违法做法。
纠正入学与计生情况捆绑
部分地区将孩子入学与家长执行计划生育的情况捆绑,在孩子办理入学注册时要求家长提供“计划生育证明”,甚至要求母亲提交“上环证”、“结扎证”;如家长不能提供相关证明,则暂缓办理孩子入学注册手续。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侵犯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应该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