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热民办学校招生:模拟摇号比例超10:1

编辑:anshanshan | 出处: 浙江在线

  模拟结果

  冷热差别大

  鹿姐姐算出来的这个比例,还是建立在家长比较理性的基础上,一旦家长把网上报名、摇号当成了一种福利、撞运气的机会,出现报名的非理性状态,这个比例还有可能继续攀升。

  此外,从我们的“模拟报名”中,鹿姐姐也发现,家长对民办初中的热情,明显高于学生。

  调查中,就有学生明确表示,“成绩一般,读民办跟不上”,或是“功课太紧,不好玩”,但是家长还是希望试一试。所以,鹿姐姐在这里要提醒家长,是否选择读民办,一定要看是否适合孩子今后3年的学习、身心发展。

  另一方面,从最终的模拟摇号比例看,虽然最高的超过10:1,但低的也只有3:1到4:1之间,冷热区别还是很大的。

  真实的网络报名时间,初定4月底5月初,报名系统会有实时数据显示,家长一定要关注,一味趋热,一不小心就成“炮灰”了。

  一点延伸

  “中奖率”低了,但自主招生机会更大了

  摇号比例会增加,意味着学生摇中民办初中的“中奖率”就低了。但鹿姐姐告诉大家这个消息,不是来泄气的。

  相反,今天民办初中的自主招生名额增至40%,对于好学生来说,机会更大了。

  对于杭城一些牛娃来说,电脑派位其实就是给他们上了一道保险,若是电脑派位没有摇中,他们还有自主招生的机会。

  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吧:A校招生名额为100人,按今年40%的自主招生比例算,40人是自主招生产生,60人是摇号产生。学校先摇号产生60人,然后校方组织面谈进行选拔,在摇号落选的学生中选择40名学生。

  但在实际操作中,摇号结束后再启动自主招生,时间上肯定来不及,大部分民办初中肯定会提前进行大面积的自主招生,接受家长咨询、接受家长送来的简历,或主动“出击”邀请优秀学生,从中挑选出基本符合招生要求的学生40人。

  到摇号时,这选中的40个学生也去参加摇号,如果这40个学生中10个学生摇中,那么自主招生名额就会空出10个名额,为摇号落选的学生增加了获得面谈的几率。换句话说,实际自主招生比例是大于40%的。

  鹿姐姐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按学校平均派位比例3:1~4:1之间计算,实际自主招生名额应该会达到50%~53%,不过由于今年是网上报名,所以参加摇号的人数会比较多,最后自主招生名额应该在45%左右。本报记者梁建伟徐洁

  鹿姐姐有话说

  为什么要做这个调查

  电脑派位,能不能在民办初中雀屏中选,就像买彩票一样,要凭运气。今年网上报名无人会被劝退,摇号比例爆表的可能性大增。

  与其“毛估估”,还不如来一场实实在在的摸底调查,好让家长们心里有个数。

  我们以采荷实验学校为例。从近3年的数据看,采荷实验学校的计划派位人数、参加派位人数和派位比例都是比较稳定的。

  2013年,采荷实验学校的计划派位人数是280人,参加派位人数963人,派位比例是3.4:1。

  今年,民办初中网上报名从往年的70%降到60%,如果该校招生计划不变,计划派位人数会下降到240,若参照去年的参加派位人数,派位比例就会提高到4.01:1。

  加上今年全部采取网上报名,仅这所学校说,报名人数还会增加,所以鹿姐姐敢大胆推测,4.01:1这个派位比例,只会升,不会降。

  调查样本是怎么选的

  我们周一在本报教育公共微信“升学宝”里发起了一场“模拟报名”,问题很简单——你会选择公办还是民办?杭州市区9所参与电脑派位的民办初中里,你又会选哪一所?

  同样的问题,记者又兵分几路,走进杭州各区6所小学,做了一个随班调查。

  前者,面向家长;后者,面向学生。

  随班调查的6所学校选择,鹿姐姐是花了心思的:

  首先,杭州市区6个城区各占1所,且东西南北中各有分布,尽量避免升学选择时的地域倾向。因为一般情况下,上城区的学生多选建兰,拱墅区的学生多选文澜和育才;

  学校特征也有区分,有公办小学,也有民办小学,有热门学校,也有相对普通的学校;

  学校所在学区的对口初中也是考量因素之一,有比较好的初中,也有相对一般的初中。调查结果也证明,对口初中比较好,学生有意向读民办初中的就少了,对口初中一般的,学生有意向读民办的就多很多。当然,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是没选的。

  还有城东某公办小学,目前对口的公办初中还没有定,该校六年级学生是学校第一届毕业生。这样的样本无疑更客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