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付十年工资真阔绰?找个好保姆难于上青天

编辑:Tity

  【专家有话说】

  其实,大家对保姆加薪“诸多不满”,归根到底是因为保姆价格不停上涨,服务质量却没见提高。这是为什么?说到底,还是供需问题

        虽然现在的保姆纯收入不亚于一般大学生,但职业的特殊性与前途的局限性,使得进入这一古老行业的人以低学历、专业技能差的人群为主,素质相对较高的女性和大中专毕业生宁可拿比保姆还低的工资也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这种现状使得这一行业永远处于低端水平,跟不上雇主的高要求的同时,却依旧拼命加薪。

  许多人纳闷,仅从收入而言,不少保姆包吃包住每月3500元至4000元的纯收入已经比一些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还要高,为什么还吸引不了素质较高的人才进入这一领域?一方面是观念桎梏,许多人还是老顽固,认为当保姆低人一等;另一方面,也与职业成长通道阻塞有关,说白了就是缺乏发展空间。保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行业,其管理却远远跟不上它的发展速度,保姆由哪个政府部门管理?其从业资格如何控制?享有怎样的社会待遇?一旦雇主与保姆发生纠纷,谁来受理?一切都不太明确,双方都“蒙查查”。为城市发展计,有必要重视这一行业的发展。

  为此,专家认为,从行业角度,出台“家政服务管理规范”,对保姆职业地位、工作安全、工资报酬、休息时间、雇主与保姆权利和义务等进行立法性保障;帮助成立家政保姆行业协会,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逐步推行行业准入制度,提高行业进入门槛。现在的中介行业基本上可以用失范形容,只管收钱不问服务,个别无良中介甚至还欺骗雇主。

        同时,从权益角度,将家政服务纳入就业管理范围,家政从业人员也应该办理劳动手续,按政策缴纳保险费;将保姆纳入外来工管理体系,享受免费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从发展角度,为保姆疏通职业发展通道,让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引导各类职业教育开设家政服务专业,培养高技术含量的人才,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提高了,这笔钱出得也是“心安理得”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