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娘娘腔严重走路扭捏 被父亲送进武校

编辑:anshanshan | 出处: 大河报

  练武的孩子

  3年前,我送我的儿子去了塔沟武校。

  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这个庞大的群体—练武的孩子。

  陪民工回家过年十多年了,也一直想找个练武的孩子陪他回家过年。

  第一个对象,是一个日本孩子,和儿子同班。日本的孩子独自一人来塔沟练武快一年了,听他讲,他们七八岁的时候大多被家长带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扔下,然后自己想办法回家,家长的目的很明确,这孩子若是不能活着回来,养了也没用。

  日本的孩子当时只有11岁,自己来自己走,可惜他们那儿不过中国的年,再加上跨国采访难度较大,没能成行。

  第二个对象,是一个陪读的妈妈,她为了儿子在塔沟练武,自己从湖南来到登封,在学校打工挣钱,供儿子练武已经一年多了。在与她沟通后,得知她的丈夫因为打架被判刑在监狱服刑,她供儿子练武就是想让儿子能出人头地。

  但由于她家中没有住房,也没有亲人,春节不回家,住在学校过年,所以也无法陪她回家过年。

  王兴宇进入我的视野是半年前他来报到时,按年龄,他该是塔沟武校3万多名学生中岁数最小的一个。我开始跟踪采访他,并顺利说服他的爸爸全程陪同其一起回家过年。

  为全程跟踪报道这名6岁少儿的练武经历,我数次赶赴塔沟武校,拍下了王兴宇在武校成长历练的点点滴滴。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一年就盼这一天。
干杯,终于团圆了

  通过全程采访,我对这个山东农村家庭有了更多的认识,王兴宇的老奶奶那代人的梦想是吃饱肚子,王兴宇的爷爷、奶奶辈的梦想是多挣钱,让儿子离开农村变成城里人。到了现在,王兴宇的爸爸终于在县城买了房子,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王兴宇的爸爸对儿子的希望则变得更加现实。他送王兴宇去练武的原因:一是王允森本就有尚武情结,小时候想来少林寺练武的愿望没能实现,他想让儿子王兴宇帮他圆梦;二是王兴宇体弱多病,家人想让他通过练武强身健体;三是孩子在家多由奶奶和妈妈带,性格太柔弱,家人想让他通过练武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并尽快成为一个男子汉。

  塔沟武校有3万多名学生,每一个练武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而他们的身上,都背负着一个家庭的梦,这个梦,千差万别,各有千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