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模仿奥特曼飞翔 6楼摔下神志清醒(图)

编辑:anshanshan | 出处: 重庆晨报

  家长陪孩子看动画片发现问题应马上纠正

  寒假即将来临,娃娃们宅在家,动画片是他们的最爱。巴蜀小学四年级十四班的周佳瑶平时最喜欢看《巴拉拉小魔仙》。她的妈妈说,像《巴拉拉小魔仙》里的人物都拥有魔法,对于现实来说确实是不合理的。但是她觉得动漫片里有虚构情节是很正常的事情,女儿已经9岁了,她相信孩子有辨别能力。

  陈建的孩子陈星宇今年读4年级,陈建说以前曾经陪孩子看过一集《熊出没》,结果发现里面的主人公为了帮助乌龟完成任务,居然去偷别人的车,还把车的主人打晕。当时他就告诉了儿子,就算帮助别人也不能去伤害其他人。“以前我们看的《猫和老鼠》这些,虽然打打闹闹但是还是有很多温馨情节,但总感觉现在的动画片变了味。”

  在陪同孩子看动画片时,家长要注意从4个方面进行引导。

  语言:比如动画片《熊出没》中,主人公光头强谈到对立的熊大、熊二兄弟时,经常使用“可恶”、“臭狗熊”、“你去死吧”等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词汇。爸爸妈妈们要及时告诉小朋友,对其他人讲这些话是不礼貌、不友好的。

  行为:动画片里出现的一些镜头比较夸张,但孩子不能辨别,父母看到这些镜头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样打人会导致别人受伤,一定不能像这样做。比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有一次没抓到羊,被红太狼用平底锅狠狠地修理了一顿。

  认知:动画片中一些恶作剧、撒谎、不劳而获、幸灾乐祸等片段,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比如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中,一个看似虹猫朋友的角色,实际上暗暗陷害虹猫,故意激起虹猫和其他人的矛盾。

  精神:看了魔幻类动画片,孩子可能想成为剧情中的神仙等超现实的人。长此以往,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精神上发生改变,导致行为怪异。如果孩子已经听不进去,要及时就医。

  受伤孩子的家长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重庆向前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兵说,对于孩子模仿动画片造成了人身伤害的问题,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内动画片没有一个分级的制度。在法律方面,受伤孩子的家长可以提出公益诉讼,要求制作商和发行商对动画片出现暴力或危险动作的部分进行改进,或者提醒孩子不能这样做。还可以通过公益诉讼,要求相关部门对此进行监管。向兵表示,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时,作为父母也要意识到,对孩子有引导教育的责任。

  儿童医院心理专家梅其霞说,小孩在3岁后就有一定智力看懂动画片,但不一定能很好地分辨好坏。家长应该尽量陪伴孩子一起看,并适度进行是非观和安全意识的引导、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