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日后可疑男子再出现该地
事后于女士报了警,但让她失望的是在跟随警察寻找了附近之后,并没有找到这位男子。
昨日下午3时左右,于女士再次来接女儿放学,发现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蹲在路口,从身形到穿着都很像那日对她行抢的可疑男子。
随后于女士拨通了110电话,警察很快赶到现场察访,“又挺可惜,那男的可能是注意到了我,一不注意又让他溜了。”于女士说,虽然警方对她的描 述心中存疑,但在走访了附近一圈后,了解到不少人都注意到了这名形迹可疑男子后,留给于女士联系方式,“警察说让我再碰到这个男的以后,直接打他们手机联 系。 ”
一次可怕的遭遇,让于女士非常后怕,“不让女儿去托管班了,太可怕了。 ”
于女士说,她希望借自己的这次可怕遭遇,给接孩子上下学的妈妈们提个醒:快过年了一定要多小心!
防范抢夺、抢劫常见误区
整理了网上一些市民在防范抢夺、抢劫方面存在的常见误区,消除这些误区,能够帮助人们认清犯罪活动的特性和手段,掌握更加有效、正确的防抢招数。
误区认为抢夺、抢劫只发生在偏僻的地方,进出的都是闹市区,所以不会被抢。这种想法很常见,但却是错误的。因为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歹徒更便于寻找目标,而人们又很容易放松警惕。所以,即使走在闹市区里,你也得时刻看好自己的财物。
误区歹徒只会在黑夜里实施抢夺、抢劫,光天化日下是不敢动手的。人们低估了歹徒的猖狂程度,近期警方就接到多起发生在白天的抢夺、抢劫报案,所以,即使是白天,你也要和夜间一样绷紧防范的弦。
误区不管是自己被抢,还是看到别人被抢,都不要反抗,否则很可能被歹徒伤害。
这种想法不完全对,生命是第一重要的,如果自身力气单薄,旁边又没什么人,还是不要和歹徒硬碰硬为好;但是,如果身处繁华地段,就应当勇敢地与歹徒争抢财物,大声呼救,鼓动路人帮忙。
繁华地带离公安机构通常比较近,因此歹徒不敢太嚣张,你的束手被“抢”或冷漠旁观,反而纵容了歹徒的气焰。同时要及时报警,以协助警方破案,避免更多人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