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渝北区东和春天实验学校有这样一个房间,房间挨着一年级教室,里面摆着床、家用的桌子,装着洗手台、穿衣镜,看起来像个家。其实,这是学校的一间教室,是专门用来给低年级小学生上生活习惯课用的。昨天,重庆晚报记者来到这间习惯训练室。
叠被子还有口诀
走进训练室,仿佛走进了孩子的卧室,两张小床上放着被子,桌子上放着小衣服。洗手台上放着喜羊羊口杯和儿童用的牙刷、牙膏、毛巾。
4名同学正在将一条花被子的角扯平,嘴里还念着叠被子口诀:“左看看,右瞧瞧。对折平,放旁边。”另外几名同学正将衣服叠得整整齐齐,还有同学正在挤牙膏,训练正确的刷牙方法。
这些小朋友都来自小学二年级三班,这堂课是这个班每周一次的习惯训练课。班主任吴小均是习惯训练课的老师,对他来说,这堂课一点都不轻松。孩子们先被分成4组,一组学叠被子,一组学刷牙洗脸正确方法,一组学叠衣服,最后一组学习坐姿和写字姿势。
每周训练一次
吴小均告诉记者,东和春天实验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小朋友都要上这样的生活习惯训练课,每个星期一节课。
课上老师主要教会正确的方法,课后同学们就回家自己练习,直到养成叠被子、正确刷牙、叠衣服等好习惯。
“刚开始很多同学都不会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但是经过将近一学期的练习,他们的生活习惯得到了改进。早晚刷牙、写字坐姿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吴小均说。
邋遢姑娘爱干净了
邓淋月是二年级二班的小女生,以前经常在课桌上用铅笔乱写乱画,抽屉里总是塞满了用过的废纸和喝过的牛奶盒。就连头发和衣服也经常是乱糟糟的。
“因为我不爱卫生,同学们都不爱跟我玩了。”邓淋月委屈地说。原来,在开展了生活习惯教育后,大部分同学都做到了讲卫生爱整洁。在大家的带动下,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邓淋月现在主动整理好课桌的抽屉,衣着和仪表也换了个样子。现在已经学会了收拾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