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偶发事件” 接疫苗死婴父亲痛斥康泰

编辑:anshanshan

  不良反应悬疑

  广东省疾控中心已经对省内4例死亡病例全部进行了法医鉴定,其中认定中山的病例为重症肺炎导致死亡,与疫苗接种无关,另外3例都在调查之中。其他省份的疑似死亡病例原因也在调查之中。

  12月24日下午,国家药监总局和卫计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疫苗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其检验结果出来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

  由于人体个体差异,接种疫苗后的确会发生不良反应。今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之时,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表示:“不良反应在疫苗接种后不能完全地避免,但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甚至是极端小概率的事件,大概在百万分之一到二,甚至更低。”

  按照这一标准,康泰生物、天坛生物、大连汉信几个涉嫌问题的疫苗批次都在20万支左右,理论上不应出现不良反应,更不用说“致死”这样的严重不良反应。

  实际上,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率远远高于百万级。12月22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张世英对羊城晚报记者称:“2012年深圳共接种乙肝疫苗1047168剂,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报告1000多例。深圳市面上流通的乙肝疫苗中,康泰的产品占有较高的比重。”

  粗略估算,深圳注射乙肝疫苗引发的不良反应率高达千分之一。这些不良反应大多数为发热、咳嗽、接种部位红肿等,而且成人发生概率远远高于儿童

  严重不良反应是可以规避的,湖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医师张淑君表示:“按照规定,医生给婴幼儿接种疫苗前,需要确认婴幼儿是否患有严重器官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发热、对疫苗成分过敏等。”

  国内乙肝疫苗均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酵母成分过敏者是禁止使用的。不过,包括北京的很多医院在内,对婴儿疫苗过敏等因素的确认工作做得不足。另外,在死亡病例发生之后,各地卫生、疾控、药监部门的反应速度也不一致。

  湖南的两例死亡病例发生在12月9日前后,而国家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12月24日表示:“12月13日我们了解到湖南发生的3例疑似反应之后,总局立即派出调查组到湖南现场开展调查工作,了解事件情况。”也就是说,从发生死亡到药监总局展开调查,过了5天时间,停用相关疫苗在死亡后的十多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