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乙肝疫苗死亡7例 出生24小时接种合理吗?

编辑:zhangyanjun

  【公众对“疫苗不良反应”有多少知情权?】

  婴儿死亡是否与疫苗有关?深圳市卫计委称,尚不能确定该死亡病例是否与接种疫苗有关,需等医学鉴定结果。深圳死亡婴儿父亲说,医院告诉他,孩子打的疫苗不是之前被报道出问题的疫苗,如果要查明死因,就得解剖尸体,等一两个月才能出结果,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等了。

  然而针对此前湖南两例疑似“疫苗致死”事件,康泰公司16日发布通报,将此称为“疑似偶合死亡事件”,“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

  公众对此疑虑难以消除: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不良反应是已知的,又有多少不良反应是被忽视的?发生的死亡病例有多少是注射乙肝疫苗造成的,又有多少仅仅是“偶合症”?

  【质疑:新生儿24小时内必须接种乙肝疫苗吗?】

  追溯乙肝疫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成熟度,妈网编辑发现,“偶合死亡”背后本身便存在婴儿是否需要在出生24小时之内便要接种乙肝疫苗的争议。

  资料显示,乙肝疫苗形成于1986年,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疫苗,而其研制先后经历了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阶段。

  目前,中国的乙肝疫苗用量最多的便是康泰公司和天坛生物的乙肝苗,而这两家公司皆早在20年前便从美国默克公司引进包括技术和生产线等相关经验。

  “目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已相当成熟,生产环节不会出现问题,而婴幼儿的死亡与疫苗的关系不大,偶合的可能性较大。现在免疫规划要求出生24小时内就要注射乙肝疫苗,导致偶合反应比较多。”一位业内疫苗专家对妈网编辑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