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
经济头脑要好好引导
“娓娓诺诺”:“过由不及,适度引导,贿赂的那块不能拿是原则!”
“姗娃娃:)”:“ 正当劳动所得可以鼓该挣的钱可以挣,但是也不能唯利是图,有些时候友情、亲情比金钱更重要。”
“wangyulong111”:“楼主的儿子绝对有经济头脑,只要引导得好,将来绝对是个合格的CEO。”
“小雨飞飞taba”:“财务脑子还是要一点的,把握住分寸才是高手!”
调查
33%的网友表示反对
昨天,化龙巷网站也针对“孩子从小就掌握赚钱技巧”做了一个网络调查。截至下午3点半,共有129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74%的网友称自己小孩没有过类似的行为,26%的网友称自己的小孩也有类似举动。
有33%的网友表示明确反对,有27%的网友表示支持,还有40%的网友持中立态度。至于发现孩子有这样的举动后,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有九成以上的网友认为应该正确引导,只有3%的网友选择严厉批评。
专家支招
孩子为什么“想要钱”?
对于程程这样的举动,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咨询师周燕分析,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三种。第一受环境影响,这个年纪的孩子是非标准还比较差,如果身边的人有权钱交易行为或者电视中有播出类似的镜头,在潜移默化中,小孩虽然不懂,但可能会去模仿。
第二可能是孩子想要一种经济上的自主支配权。“小孩要一个东西,父母可能不允许。那他就会想,等我自己攒够了钱,我就能得到它了。受这种支配欲望的驱动,也可能会这样去做。”
另外可能源于平时过多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了。“孩子表现好了,奖励多少钱;孩子洗个碗,奖励多少钱,如果过多地用物质来奖励孩子,慢慢孩子也会变得物质,认为自己付出了,应该得到金钱回报,所以变得理所当然。
怎么和孩子说“钱”?
当然,周燕强调,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后,家长不能进行批判或者指责,也不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认为孩子道德、价值观有问题,而应该耐心引导。
“可以跟孩子说,付出劳动是应该得到报酬,比如爸爸妈妈上班每个月拿工资一样,但付出劳动促进公司的发展才能拿钱。你让同学玩电脑收钱,可并不是对同学有利,有时还会害同学不好好学习。再比如同学贿赂你你就不报告了,那到时班上每个小朋友都不遵守纪律,随便讲话,那样对班级也不好,也不可以拿钱。”
然后,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在与别人相处中,并不是什么场合都要收钱的,在别人有困难时应该帮助他。“比如爸爸妈妈照顾你,从不收钱;爷爷奶奶接你放学,也没有收钱,其他小朋友借你玩具,也不收钱。如果什么事都跟同学收钱,那样别人会不喜欢你,不跟你做朋友了。”
周燕说家长在引导完之后,并没有结束,还要让孩子有一个行为的改正,这样才能达到效果。“比如建议孩子将钱悄悄还给同学,并且告诉同学,下次我帮助你不收钱。”
常州胜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曹菊文建议,家长也可尝试一天漠视孩子,“只给他吃饱,不做任何关心和交流,让孩子感受一下,没有爱和关心的感觉。”
有问题可面询专家
周燕建议,在家庭教育问题上,不少家长都会有手足无措的时候,此时可以考虑找专家进行咨询。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就是一个公益的咨询机构,家长碰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拨打中心电话0519-86617789进行预约。
如有家长有此需求,周燕还建议最好带上小孩一起,“这样不仅能了解家长的做法,也能知道孩子的动机和想法,面对面的引导,也比较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