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之路:完善养老体系 】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总结,无人养老,无人送终,是很多独生子女夭亡父母普遍担忧的残酷现实。而入住社会养老院又面临着重复的刺激与伤害。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院长郭新志对养老问题高度关注。她呼吁,应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在郭新志看来,兴办养老院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除了政府出资兴建之外,还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养老院的建设。“应及早着手构建失能老人养老社会支持网络,真正实现失能老人老有所养。”郭新志说。
近年来,在北京,一些尝试在慢慢进行。
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在3年前联合辖区内的失独家庭组建“新希望家园”,通过组织活动、心理互助等帮助失独者走出心理困境。
丰台区的民间团体瑞普华老年救助基金会正筹划公益组织“萤火虫公社”,搭建平台帮助失独者实现自治。
北京市计生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计生委和计生协会在政策、经济和情感三个层面加大对失独群体的关注和帮扶,解决他们面临的生活和心理难题。
【结语】
盛海琳是幸运的。她在60岁高龄能奇迹般地怀孕,同时家里经济能完成她这个心愿,用她的话来说:“为了孩子拼了!”但是,中国又有多少个盛海琳呢?失独群体的产生是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产生的结果。他们一天天地老去,不仅失去了传承生命的能力,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赡养保障。如何帮助他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们,真正关乎社会稳定,也真正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我们希望能见到更多来自国家、政府和民间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失独却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