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社交成本水涨船高 家长大呼“伤不起”

编辑:Tity

  案例三:择校的本质是教学资源还是社交圈?

  相信大家都明白,在名校就读意味着孩子可享受优秀的师资等教育资源,但同时还意味着家长需承担日益趋高的学生“社交成本”。如今,在不少城市中,中小学就读,出国游学、家长为孩子请家教等方面的开支构成的不菲成本。对于这笔“社交成本”,家长们是怎么想的呢?

  妈妈网网友“yumikoBB"也遇上这种情况:“眼下正是学校组织学生假期出国游学、交流的报名时间。孩子看着同学去,他也想去。其实,给孩子出去学点东西也是好的,可是每学期就要多花三五万,这个开销真的不小。”

  对于择校,妈妈网网友“Dominican”也有烦恼:“我们家1年里为孩子额外花销的就有6万多元。其中最主要的花费是出国游学和选择补习班。而这一量级的花销在名校只能算是普通。真是进名校就像一个无底洞,越陷越深啊!”

  的确,择校产生的社交成本是水涨船高,这笔额外的花销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担的。可是,不少家长把“挑圈子”作为了选择学校的重要标准。他们认为,选学校等于选择学校的社交圈。家长们都深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他们认为学校学生的背景、学生的素质等等对于小孩的学习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而所谓名校,在他们眼中就是汇集所有精英的地方,孩子想要成为精英,第一步就是进入名校。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择校的本质其实就是选择交际圈?这也就像是“交际应酬”一样,择校带出的“社交成本”只能算是前期投资,后期回报只能是“见步行步”了。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这笔“社交成本”也只能咬着牙关啃下去了。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孩子的交际还是入学,家长都站在一个标准看待问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最好的生活条件中成长,所以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如今“社交成本”居高不下,家长超负荷花销,有苦说不出的场面。可是面对这笔不菲的费用,是不是都用在了实处呢?估计这答案也只有家长们才知道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