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罚款让学生觉得迟到可交钱了事
一位学生的家长无意中得知孩子因迟到遭罚款后,对此班的罚款制度表示质疑,这是否涉嫌变相收费呢?
该家长表示,学生上学迟到有时无可避免,如果一碰到学生迟到,不问理由就对其进行罚款,是非常不可取的,通过罚款来解决迟到的问题,会让学生觉得通过钱就能解决迟到的问题,就算天天迟到也能交罚款了事。
家长王女士表示,迟到就罚款是不能接受的,有时学生迟到是因客观原因,并不是懒散或无纪律,对那些经常迟到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只要迟到就罚款学生心里会不服。
“为管理好班级,老师使用创新手段,并不反对,但除了罚款这样的方式,能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呢?比如打扫班级卫生、罚站等等。无论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切合实际,还要让学生心服口服。”
通过采访多位学生家长,他们都表示,学生迟到确实不对,但都认为,以罚款来处罚并不可取。
市民:学生没收入处罚应采取别的形式
市民周师傅说,“如果我是老师的话,我会问学生原因,听他解释,然后告诉他,学生上学辛苦,难免会有迟到的时候,但老师不希望再迟到,相信你能做到”。
“对偶尔迟到的学生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如果这个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迟到,那就罚他扫地,什么时候不迟到,什么时候停止,或者跟家长沟通,罚他跑步,晚上睡得早或许第二天就会不迟到。”周师傅说。从事法律工作的市民张女士表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激励学生遵守规范,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学生罚款属于严禁范畴。学生没有收入,罚款对学生非常不利,应该采取别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教育学生们,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正确对待,这比罚款好得多。”市民范先生认为,罚款是老师一种偷懒的行为,也是一种无效的方式。对迟到的学生是要惩罚,但惩罚不是必须要进行罚款,可以班会批评讨论,或者家访或其他一些积极的方式。
老师:“以罚代管”有悖教育初衷
从事28年教育工作的实验中学教师张赋斌认为,面对迟到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迟到的原因,批评教育为主。对于连续迟到的学生,要引起注意,调查迟到的原因,和家长及时沟通,妥善解决。
“学生对待处罚很敏感,如果老师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而简单采取罚款的方式对待学生,教育的效果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张赋斌说。
从事教学行政工作的渭城中学老师刘政坦言,用这种“以罚代管”的教育方式来处罚那些迟到的学生,显然有悖于教育的初衷和本质。对于迟到的学生,尤其是经常性的,应该从思想教育上着手,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心。让他们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班级发展的重要性,如果都让学生掏钱为迟到买单,可能会引起一些学生的逆反情绪。
“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只要他意识到迟到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就会主动不再迟到,主要还是要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刘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