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圈子”里浏览。
用户迁移是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继承。每次跟妈网的人交流,除了日活用户、流量等常规指标,还会加上“发帖量”。对于妈网,这是个重要指标。在妈网UI设计上,“发帖按钮”置于最中间的核心位子,移动端的发帖出现在无地域限制的“大圈子”里。这种发帖分享习惯并不是靠极致的用户体验能能促成的,而是需要时间去培养。从这个角度说,妈妈网九年的文化沉淀有利于用户分享习惯的迁移,这也是它与新涌现的APP在培养用户上最不同的地方。
以移动端最火的社交软件陌陌与微信举例。定位于陌生人社交的陌陌的主页面与最快操作均是查找周边朋友;定位熟人关系的微信主页面则与QQ类同,首先满足了朋友交流,其次才是朋友圈的内容分享。这两者满足人与人的关系,而妈妈圈注重强话题弱关系,移动端产品那个微博的关注与粉丝的关系,满足同类人群相关吸引与关注的需求。
很多人诟病微博这种弱关系链导致用户粘性低,关系链无法沉淀,但对于妈妈这个特定群体,弱关系链反而更有利于发挥其优势。在我看来,妈妈是家庭生活消费的决策者,尽管人群绝对值较小,但他们围绕她们从孕育到生活购物消费类的话题非常集中和庞大。0-1岁关键育儿阶段过后,妈妈们的注意力会从孩子转回生活。我姐姐说,当她回归岗位后,不会再用类似妈妈圈或辣妈帮的怀孕育儿类圈子,但会一直热衷上购物类二手交易等生活类的圈子。作为妈妈也会热情地向下一个当上妈妈的朋友推荐这个产品——分享产生的快乐可能比交上一个好闺蜜更重要。这需要用户文化的沉淀,而不是关系链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