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欲与小手卫生
儿科医生经常会接诊到患细菌性肠炎的小婴儿,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有时带有粘液或脓血,有时会伴有发热、呕吐或阵发性哭闹,大便常规化验可见大量的红、白细胞,细菌培养有时可见致病细菌生长。这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细菌感染,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在给家长解释这个疾病的病因时,医生最常用的词是“病从口入”,也就是说,细菌多是经过宝宝的嘴吃进去的。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岁以前,婴儿满足自己欲望的主要途径是口部,因此称这段时期为口欲期。在这个时期的宝宝,如果口欲没有得到一定的满足或被强行阻止,常可导致成长过程中或成年后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而吃手,正是婴儿满足自己口欲的一种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宝宝的神经发育是按从中心向外围,从粗到细,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逐渐完成的,因此口唇神经比手部神经发育更早,“口”是宝宝探索和体验世界的第一个工具,而小手,则是宝宝研究的第一个便利的对象。几个月的小宝宝会喜欢吃手,甚至碰到什么都往嘴里塞,哪怕吃饱喝足了也一样。吃小手的过程,就是宝宝的神经在不断地接受刺激并逐渐发育的过程。
可是宝宝既温暖又湿润的小手最适合细菌的生长了,超过一定数量的致菌被宝宝吃下去就容易导致细菌性肠炎。因此,宝爸宝妈们要正确地认识宝宝喜欢吃小手的现象,不但不应该粗暴地阻止,反而要做好宝宝小手的卫生,帮助宝宝快乐而安全地吃小手哦。当然,宝宝爱吃小手的现象只是暂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如果宝宝1岁半以后仍然频繁地吃手,可能就有必要寻求医生的建议了。
妈妈自身的卫生
妈妈是与宝宝接触最频繁和亲密的人,妈妈的日常卫生对宝宝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人体皮肤的温度、分泌的汗液和皮肤屑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最佳的温床,正常人体皮肤上存在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大部分对人体无害,与人体形成一种共生状态。其中有一些细菌叫做条件致病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在特殊情况下能导致人体的感染。而妈妈的日常衣物除了与自身皮肤及外界正常接触之外,还常常因与宝宝的密切接触而沾染上乳汁,宝宝的口水,汗液,排泄物等等,导致妈妈衣物上的细菌特别多。口欲期宝宝的嘴接触到妈妈的衣物时,常常又舔又咬,宝宝的小手接触妈妈被污染的衣物后又再被宝宝放进嘴里,这样妈妈衣物上的致病菌就可直接进入宝宝的消化道,如果进入的致病菌超过一定的数量,就可导致宝宝患细菌性肠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