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上山打板栗遭黄蜂群袭击 母亲死亡女儿重伤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新浪

  蜂的腹部末端长有一根毒针,毒针后面连接着毒囊,针尖部位有几个倒钩。当蜂的毒针蜇入人体的皮肤后,针尖的倒钩便钩住了皮肤,因此,蜂飞走后,毒针却深深扎在皮肤里,引起身体中毒反应。被少数蜂蜇后,一般无全身症状,数小时后症状可消退;一般黄蜂毒性很强,人被蜇伤之后,主要是局部剧痛、灼热、红肿或形成水泡;被毒性较大的黄蜂、大黄蜂或蜂群蜇伤,有时会引起轻度的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甚至可致死亡。

  但若被多数蜂或毒性较强的蜂蜇伤,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组织坏死,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气喘、恶心、无力、喉痒水肿、痉挛、发热甚至休克等全身症状。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甚至可致死亡。

  被蜂蜇伤,是人们在野外作业、游玩特别是露营时容易遇到的事。许多人被蜂蜇后,以为抹点花露水就万事大吉了。结果由于处理不当,小伤变成大病,既损害健康,又影响作业。程青副主任提醒,在进行野外作业或游玩时,谨防蜂虫蜇伤要牢记,切莫麻痹大意。

  野外作业或游玩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应着浅色衣服,最好穿长衣长裤,必要时还要戴上防毒面罩。身体不可有香(异)昧,不要使用芳香浓郁的护肤品。可带上一些防毒蜂蛰伤的药水。

  发现有蜂在附近盘旋,就要法意它的动向,此时要停下不动,如有后续蜂飞来表示你已接近蜂巢地区,应即向相反方向轻轻移动,千万不可打扰它。遇有蜂窝千万别捅,更不能用火烧,有蜂虫出现的地方要尽量绕道而行。若遇群蜂追袭,可站立不动,用外衣盖住头颈来保护自己。

  若不幸遭受峰群攻击,首先要保护头部,用服装将头部遮蔽,尽快远远逃离峰群势力范围。被毒蜂蛰伤,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被毒蜂螫伤部位,先要剔除锋针 须小心不要把蜂针尾端毒囊弄破免得毒液被挤入体内加重伤害,被蜜蜂蜇伤后,可局部用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或10%的氨水外搽,或用肥皂水洗,可减轻疼痛。被黄蜂蜇伤,可涂搽淡醋酸,也可用醋或硼酸冲洗。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喉痒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在送往医院抢救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