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查大牌也“中招” 温氏、屈臣氏出问题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腾讯

  其他类食品

  红白酒均检出不合格产品

  市经贸委上月继续对市内流通领域的中低档酒类进行专项抽样检验。共抽检44批次样品,实物质量不合格4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9.1%,其中沱牌大曲酒、粤川诸葛酒、充牌一滴香酒各有1个批次发现酒精度不达标,金装华夏干红葡萄酒1批次葡萄酒样品检出糖精钠和苋菜红。

  市工商局在流通领域中也发现6批次酒类不合格,包括泰山特曲浓香型白酒、原产美国的加州乐事红葡萄酒、原产保加利亚的修道院的耳语红葡萄酒等。

  温氏、屈臣氏也出问题

  市工商局近期组织开展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饮料、散装熟食等共13类食品抽检工作。共计抽检样品1597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130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8.1%。饮用水、豆制品、散装熟食中不合格产品多数为菌落总数超标、大肠菌群超标情况。广州市萝岗区来利矿泉水厂的来利洪桶装水,菌落总数超标近400倍,荔湾区德华熟食制品店的散装凉拌海带结大肠菌群超标800倍。

  不合格产品中还包括一些知名厂家产品,如温氏乳业的鲜牛奶、广州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凉一族桶装水、8字连锁店有限公司大沙头路粮油食品店的顺味叉烧大包等,均被发现菌落总数超标。皇冠玛莉奥食品有限公司的咸肉蛋黄粽、幸运楼食品有限公司的香绵咸肉粽,均被发现干燥后失重质量分数过高。润至园老巢蜜膏、杂花蜜、高原雪苕蜜等三种蜂产品均含有不得检出的氯霉素。

  有食用油成分“不标准”

  而市质监局8月对本市生产领域的乳制品、速冻食品、粮食加工品等共11大类食品进行了日常抽样检验,共抽检359批次样品,经检验实物质量不合格12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3.3%。增城达味食品厂、增城洪柱河粉厂的湿河粉大肠菌群超标,四种豆制品菌落总数超标。

  两部门都对食用油进行了抽检。广州市亿海油脂有限公司、成都康泰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生产9种食用油被工商部门测出成分与标准值不符,其中五款是散装油,不合格原因多数为亚麻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成分与标准值不符。质监部门也发现两款散装花生油过氧化值超标。

  据了解,过氧化值是食用油的品质指标,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在一般情况下,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如发生严重的变质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超标可能是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密封不严、接触空气、光线照射、或者是受微生物及酶等作用而造成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