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食安局:4批次外地月饼不合格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网易

  本次抽检中发现的另一种添加剂“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之一。上述负责人表示,脂肪在长期保藏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热的作用发生缓慢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如酸价超标,则表明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油脂质量较差的原辅料,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条件控制不当而使脂肪水解,导致酸价过高。”

  据了解,本次抽检不合格的月饼由于使用了火腿等腌腊肉制品作为原料,较易造成月饼酸价超标。本次抽检不合格样品酸价实测值也高出国家标准近20%。

  市食安局副局长陈健民表示,人体最大安全摄入量与国家使用标准是两个概念,“4批次不合格样品的脱氢乙酸和酸价实测水平,虽然不会直接造成健康损害,但已超过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这说明企业对添加剂和产品质量管理不善。

  “底托”塑化剂对月饼无影响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广州月饼市场内广州酒家、莲香楼、香港美心、香港荣华、澳门永辉、雪贝尔、COSTA、太平洋咖啡等8个品牌月饼包装底托内含有塑化剂,报道称“月饼属于油脂性食品,月饼托中的增塑剂很有可能会溶于月饼的油脂中,从而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对此,市食安局启动了应急专项抽检,对15批次月饼(包括4种此前报道涉及的月饼品牌)的塑化剂含量情况进行抽检,检验项目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等17项,结果均未检出塑化剂。据此检验结果,市食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塑料底托塑化剂对月饼尚不构成食品安全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