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女生因怕男生追求休学回家 专家称其未断奶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腾讯


  但这些渠道对个案,均不畅通。

  中学期间,学业紧张,没有时间运动;他接受的教育又是“专心学习,不要交女朋友”,他是听话的好孩子,“交女朋友不好”在他头脑中早就固化了。

  朋辈的友情,交流,是宣泄“少年烦恼”的一个渠道,但中学期间,同学关系是竞争关系,不是伙伴关系,再说学业紧张,放了学就要赶紧回家学习,他没有同辈的朋友。

  父母亲情的代偿,也可以宣泄“少年的烦恼”,但他的父母是师长型的,不是朋友型的。

  到大学后,看同学们纷纷释放压抑已久的性冲动,交起了异性朋友,以往形成的“学生不应该谈恋爱”的道德体系面临崩溃的境地,这让他万分困惑。

  面对巨大困惑,他曾延续中学时的做法,向权威—辅导员求救,可惜的是,辅导员只是简单地让他去看心理医生!

  他同样是社会化程度不高的孩子,他凭自己简单的认知解决不了困惑,最终“做好孩子”的想法占了上风,采取了“独自制止”的行动。

  但在制止中,压抑太久的性能量,强力反弹,让他产生了窥私的冲动和迷恋,于是“真的”陷入了“准心理疾病(强迫症倾向)”的境地!

  C 错把“抱团取暖”当成爱情

  个案3: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湖北来的同学,不管以往认不认识,聚到一起,一起去逛“新城”,这样她认识了他,以后他总主动来找她,两人就好上了,这冲淡了她的思乡愁绪,感到好幸福。但她很快发现,他并非是只对她一人好。有一次两人散步,他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是同乡中另一个女生发来的,他立刻说:“我有点事!”不加解释地扔下她就走了。

  她生气地想不和他好了,但“不和他好,在这么陌生的城市,我怎么办?”于是又主动找他,他对她提出的所有要求,她都会满足。到了大二,她已为他堕了两次胎了,而他却越来越多地去找别的女同学约会去了。

  有个周末,她找他,四处找不到,后来听说他和另一个女同学出去了,于是给他发短信,让他立刻回来,并威胁说:“若不回来,我就吞安眠药!”一个多小时后,他不仅人不回来,甚至连条短信也不回!她立刻又发了条短信:“再见了!”于是义无反顾地吞了一大把安眠药,她要让他知道,她会为他而死,没有人会比她更爱他,她要让他为抛弃她而后悔一辈子,难过一辈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