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家长王萌并不赞成开学第一课就给孩子讲防性侵犯。“这是一节很敏感的课,必须要注意方式。”王萌说,多年以来,学校里的生理卫生课就一直是遮遮掩掩的,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使然。她觉得进行防性侵教育,老师必须与家长进行沟通,找到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方式,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把这个问题抛到孩子面前。”
老师
小男孩也要有安全意识
在北京一所小学担任多年班主任的李玉梅老师向记者表示,如果学校开学第一课给孩子讲防性侵,说明学校已经认识到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性。但仅仅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长也要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
另外李玉梅表示,对于已经发生的性侵事件,对于嫌疑人一定要从严从重惩治。“让社会上极少数害群之马付出沉重的代价。”
丰台一所重点小学的德育主任李老师表示,在开学第一课,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安排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经过一个假期,孩子可能会对学校的一些管理措施淡忘了。”李老师说,在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可能就会涉及到防性侵的内容。“不光是女生,男生也要学习。在最近一起案例里,受侵害的就是男孩子。”李老师认为,一些孩子由于年龄小可能并不理解,老师就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不管男生女生,身上哪些地方不可以被人摸,特别是异性。如果被人摸了,就赶紧告诉老师和家长。”
专家
要改善孩子生活教育环境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表示,面对校园性侵害事件,父母们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一些学校和机构也纷纷行动起来,行动的目标是教孩子如何“防狼”,期望孩子学到这些方法之后,就能够抵御教师或者其他成人的性侵。然而胡萍认为,这样的做法和认知让人们陷入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大人只将孩子作为了行动的一个点,而孩子的教育环境和生存环境却并没有改变。
胡萍认为,保护孩子不受到性侵是父母的职责,父母不能够让孩子自己来承担这个职责。最需要改善的环境是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中,应该包括:尊重、信任、保护等,让孩子愿意与父母交流。只有孩子把事情告诉父母,孩子才能够真正得到保护。
志愿者
请假赴农村为孩子讲课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孙女士,日前发起成立了京城首个以女童保护为宗旨的公益组织。昨天,孙女士对记者表示,她目前正在组织“开学第一课教孩子防性侵”活动,已有数十名志愿者报名参与,主要也是一些从事媒体工作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