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85%的人担心,“婴幼儿消费”的高规格化可能让孩子从小养成攀比与炫富心理;70%的人认为这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康的财富观与价值观;67%的人觉得,这会给家长们带来经济与精神压力。
C
高规格的思考 七成人呼吁消费要理性
长期从事消费行为研究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直指当前部分媒体过度渲染一些婴幼儿用品、服务以及培训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使得家长不知所措,盲目跟风。此外,一些媒体让部分民众形成了“国外产品都是好的”的刻板印象,导致盲目崇拜。
“婴幼儿消费”高规格化现象折射出什么问题?调查中,78%的受访居民首选“大众对"婴幼儿消费"存在盲目、炫耀消费等误区”;67%的人觉得,部分家长反应过激,有点走极端;55%的人提出,这说明部分企业诚信度与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也有16%的人认为,这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很正常。
孙凤直言,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方面,不少家长更重视在物质层面上下工夫,另一方面,一些父母总将一些育儿责任推给市场,而不重视自身应担负的责任。其实,对于儿童教育来说,父母的教育与关怀等精神层面的努力显得更为重要。
本次调查中,71%的受访居民呼吁“婴幼儿消费”应适度与理性;69%的人建议家长要有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此外,65%的人期待对不良商家加大惩处力度;57%的人希望企业提高诚信度与产品质量。
如今,不少家长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婴幼儿消费方面一味追求“高规格”。
上周,重庆晨报舆情调查中心联合大渝网与重庆晨报966966公众服务中心,对2025名居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3%的受访者直言,婴幼儿消费追求“高规格”的现象很普遍,但有半数人认为"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不是在爱孩子,反而会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