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两度当三陪女:不肯回家还打妈妈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新浪


  专家说

  营造对家的归属感 多问问孩子的需求

  “孩子如果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容易对这个家没有归属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副教授铃子分析,小丽会轻易选择离家,不排除这方面的原因,她内心渴望去寻找一个自己认为是归属的地方,做出离家的选择,就比其他孩子容易。

  其次,小丽正值青春期,而黄先生有提到,家里“很重视她”、“对她管教严格”,这种时候孩子往往觉得自己受到的不是关爱,而是压制,往往会选择反抗,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

  小丽回家后,家人要怎么和她相处,帮她纠正错误的价值观?铃子建议,首先要改善的是亲子关系。不要因为这件事,一个劲地苛责小丽的错误行为,首先要让小丽感受到家里的温暖,让她觉得妈妈和哥哥是爱她的,对这个家有归属感,让她愿意留在这个家。

  其次,考虑改变教育方式,不要过于严格,适当宽松,给她一些适合自由发挥的空间,多和小丽沟通,“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多问问她真正想要什么,陪她一起去实现。”

  记者手记

  人生的道路很长,可最关键处只有几步。花季青春是人生的岔道口之一,如果走错了方向,必将影响一生。

  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尚处于懵懂期的未成年人,却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花样年华,落入风尘,这是她们的不幸,也是家庭与社会的不幸。

  当下的成人社会,“人的迷失”表现形态多种多样,这些都与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危机息息相关。金钱唯上、戾气盛行、人情淡漠、功利主义……这些“迷失”会通过整个社会及未成年人家长,逐渐渗透给孩子,导致她们同样对“花花世界”充满好奇与贪恋。而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又会有多少耐心,和孩子讲讲“幸福”的概念?

  有关人士认为,家庭、学校、社会是青春期教育的三个主要课堂。其中,家庭是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应成为称职的启蒙老师。如果,一个家庭,能少给孩子一些所谓的“重视”与“管教”,多做一些心灵的沟通与爱的交流,少给孩子一些所谓的“期望”与“压力”,多营造一些注重自尊、自爱的氛围,和对和睦、温馨生活的向往,那么,相信孩子一定不会容易迷失,一定不会轻易被外界所蒙骗,因为——她们已经拥有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