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or大枷试水?——浅析妈妈圈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妈妈网

  但是,仅仅是这些内容仍然很难保证妈妈网做到40%以上的转化率。2011年6月,腾讯向妈妈网投资5000万,在此之后,腾讯的各类渠道成为了妈妈网的重要推广渠道。而在这一次妈妈圈的推广上,腾讯就调用了qzone的应用平台,并且根据用户的年龄以及用户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大量推送,吸纳了QQ用户中很多的适龄人群。这样的运作无疑远比单一的纯app(ios、android)市场推送来的更具有目标性和效果。笔者相信,这也是腾讯在试水,基于自己庞大的用户基础,如何做到更有效的行业人群聚集和有效推送,这也符合未来的新媒体营销需求。

  我们再回到app本身。笔者在和很多地方门户社区的站长交流时,曾经提到过社区app的几个重要属性:输入、图片、处理、分享,而在妈妈圈的软件设置上这几点基本都得到实现:讯飞语音输入、多图片加入、简单图片处理(这一点稍显简单,仅仅支持了图片的角度转换)、分享到微信、微博、Qzone等。但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笔者仍然要指出妈妈圈在软件设计上的一些不足。

  从妈妈圈所针对的人群角度出发,这一类人群对于图片的需求和展示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比如晒宝宝照以及淘货分享,而目前妈妈圈软件内的图片展示是偏弱的,不知道是不是有基于移动上网节省流量的考虑。

  虽然我们在前文也提到,妈妈圈还算是一款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但是在很多定制的细节上仍然不够灵活,仍然呈现出比较强烈的标准化特性。在同龄圈、医院圈这些非常好的理念设置基础上,缺乏对应的产品细节支撑导致并没有足够的人群和互动,当然这也可能与笔者所在的城市有一定关系,可能在妈妈网的一线城市,这个问题并没有如此凸显。

  最后,笔者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在用户量已达到百万量级的基础下,妈妈圈未来的主导功能是:妈妈网在移动互联领域的简单延伸?还是商业运作逐渐嵌入?还是腾讯在地方垂直领域商业运作的一次重要尝试?一切皆有可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