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结石患儿:再也不碰带奶的东西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指定报销热线称不知情

  关于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赔偿基金管理及支付情况,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下称“乳协”)曾于2011年5月底发出一则通报,称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其协调有关责任企业出资筹集了总额11.1亿元的婴幼儿奶粉事件赔偿金。

  该通报称,截至2010年底,已有271869名患儿家长领取了一次性赔偿金,由于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查找不到,“目前还有极少部分患儿家长没有领取一次性赔偿金”。

  关于2亿元医疗赔偿基金的设立,乳协在上述通报中这样介绍:“经卫生部组织医学专家反复论证,认为婴幼儿的泌尿系统再生能力强,奶粉事件患儿治愈后将来发生相关疾病的几率很低,但尽管如此,责任企业仍本着对患儿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设立了这笔基金。患儿在急性治疗结束后一旦发生相关疾病,经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诊断,就可以凭上述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报销医疗费。”

  关于基金的管理,乳协在通报中称,赔偿资金委托中国人寿代为管理,自2009年7月31日基金正式启动至2011年4月30日,中国人寿累计办理支付1794人次,支付金额1048万元,基金银行账户余额1.92亿元(含利息及2011年当年由中国人寿垫付但未划账金额)。

  上述通报还写道:“为做好基金的管理和支付工作,中国人寿对基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配备了专职人员,制定了相关业务、财务管理办法,开发了专门的信息系统,设立了95519专线电话指引,做到规范管理,周到服务,方便患儿相关疾病医疗费用的报销。”

  昨日,记者拨打中国人寿95519热线进行问询,接通后却并未听到有关赔偿金的“专线电话指引”。在接通人工服务后,当记者问及家长如何在此申请补偿金时,客服人员回答:“不太清楚公司有这个职能。”

  “毒奶粉事件后,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服务小组,但现在不知道这个小组是否还存在。”随后,该客服人员解释说,当时他还没有入职,而入职时,中国人寿也未将该职能告知员工。

  “这件事给家长的阴影太大,企业不能好了伤疤忘记自己曾经对人的伤害。”对于补偿,业内人士认为,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和企业对结石患儿实际的补偿方式存在“一刀切”的嫌疑,似乎有种“匆匆了事”的感觉,没能从精神上给事件受害者带来足够安慰。另外,他认为,2000元的一次性补偿标准过低,且发放未及时公示,资金管理透明度不够。

  “这么大的事情才过去5年,不能把它丢在一边遗忘掉。”上述业内人士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