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缓降价急喊苦:七成费用换取一成利润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网易

  高营销费挤压降价空间

  一位洋奶粉国内总代理告诉本报记者,每罐洋奶粉的生产成本仅40元~60元,售价却达200元,甚至400元以上。

  面对着如此大的价差,洋奶粉的降价空间还有几何?一位洋奶粉企业销售负责人则坦言降价难,洋奶粉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毛利率虽然高达60%左右,但真正的利润率只有10%左右,可以降价的空间很小。

  王丁棉一语点破玄机,洋奶粉企业进入中国后,不计成本推高营销费用,令洋奶粉价格节节攀升,最终洋奶粉企业骑虎难下,然而降价势在必行,只有通过降价才能倒逼洋奶粉企业压缩不合理的营销费用,将价格回归理性。

  一位洋奶粉中国区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营销费用是最大头,此外,税收、运费也推高了洋奶粉价格。该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一般进口洋奶粉进入中国后要交10%的关税(美赞臣、惠氏等在本国分装的企业可忽略此项费用)、17%的增值税、运费5%,终端售价10%~15%的总代理费、终端售价20%的各级经销商费用、终端售价10%左右的终端门店费用,层层费用大概占一罐进口奶粉终端售价的70%,其中,50%源自营销推广费用。

  王丁棉、宋亮等专家向记者称,洋奶粉企业通过给各级经销商高返利,给终端渠道高额推广费、入场费、位置费(放更好的位置的费用),以及高额的广告费,利用医院渠道的超高推广费(一家医院入场费甚至高达300万元/年)都一步步推高了洋奶粉的价格,最终养肥了生产商、经销商、医务人员、推广人员等一批人,却“瘦”了消费者!

  宋亮还指出,营销费用不断攀升也跟中国市场上洋奶粉品牌多而散的现状有关,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市场上有近百个洋奶粉品牌,各大品牌之间的恶性竞争为营销费用上升推波助澜,最终让洋奶粉价格居高不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