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洋奶粉降价,靠反垄断还不够
中国奶粉市场价格“畸高”,表面上看是疑似某些企业在进行价格操纵,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之前国产奶粉质量问题频发,客观上推高了中国消费者追逐洋品牌的心态,进而形成一个不以成本定售价的畸形市场。要使畸形市场归正,价格反垄断调查只能治标,要除根还需依赖政府对奶粉业的彻底整顿与严格监管。为市场提供安全、价低、可信赖的国产奶粉,才能将洋奶粉拉下“价格神坛”。
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放心奶
国产奶要自强 中国要有自己的放心奶!
国产奶粉,尤其是婴幼儿奶粉迫切需要走出泥足深陷的信任危机,然而,路在何方呢?业内人士指出,奶粉市场不规范的行为易监管,但被洋奶粉“垄断”的市场信心却难打破,国产奶粉还需自强。尽管近年来洋奶粉曝出的质量问题也不少,但“妈妈们”既不愿放弃对高价洋奶粉的追捧,更不惜远渡重洋代购,对营养食谱不同的风险和维权难选择性“视而不见”。如何恢复妈妈们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显得任重而道远。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表示,将争取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中商流通行业促进中心乳业研究员宋亮预计,未来至少有70%%的企业会被淘汰或兼并。
三聚氰胺事件给我们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乳品企业如果做不到从奶牛饲料到销售渠道的全产业链可控,其产品质量恐怕难言有根本保证。有鉴于此,产品质量追溯被提上日程,政府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推动国产婴幼儿奶粉实现电子监管,实现产品追溯,国内的企业也在关注跟进产品追溯技术。
“但最重要的还是重建市场信心,让消费者感受到国产奶粉是放心的。”王丁棉认为,奶源建设等基础建设方面还应该进一步下功夫,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在渠道建设方面,曹明是还建议,可以考虑建立全国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有资质的企业信息登记在该网络上,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企业产品信息,并能随时实现产品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