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范文被指“瞎编” 教育考试院:不应过分苛责

编辑:chenglian

  省教育考试院:不应过分苛责

  5处论据失实,竟还能作为高考优秀作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前日发布今年高考优秀作文范本,中山大学一名学生网友经过数小时考证,指出其中一篇题为《慈善需行之有道》的高考优秀范文五处论据失实,由此引发网友热议。对此,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篇是考场作文,不应过分苛责。

  昨日,广东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回应说,50分以上的都是高分作文,这篇文章是高分作文不是满分作文,能得高分是因其角度好,论述观点与论据结合贴切,文笔很优美。长期以来,我们的高考作文,学生带着材料硬套,该学生能够从中心论点出发,结合贴切材料论述,体现真正的写作能力,值得倡导,美中不足是论据不够准确。

  → 回应

  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论据不够准确但不失为好文

  对此,广东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说,首先对网友关注高考作文表示感谢,越多人关注是好事。通过此事让考生知道论据引用准确无误是相当重要的,对今后引导考生正确写作也是正能量。

  这篇作文为何能拿高分?她说,第一,考生对新材料作文把握能力很高。好文章首先是角度要好,这名考生从材料含义而不是材料本身切入,没有停留在“富人捐赠”,而是引申到慈善这个话题,很切合题意,也很有时代意义,很大气。他从三个方面的论证,有广度,也有深度;第二,从内容来说,这篇文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真情实感。从表达上看,文体结构完整,文笔优美,语言流畅、书写工整;第三,这名考生是看完命题材料根据中心论点需要,从生活积累中调出论据,而不是靠堆砌背诵材料,运用的论据也很贴切,可以看出,其材料积累能力很丰富。这篇文章的问题是论据不够准确,但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为什么选其做范本?陈妙云说,长期以来,我们的高考作文,学生都是带着古旧材料上考场硬套,而该学生能够根据中心论点,从自己脑海里的资料库中调出丰富材料,可见其知识面、写作能力很不错,这是值得高考作文倡导的。美中不足的是,运用论据确实不够准确。但要知道,在高考几十分钟内调动出这么多材料并不容易,如果是平时写文章,应该可以有时间核实。历年阅卷老师对高分作文很谨慎,经过一评二评三评,论据要真实可信也是一直强调的。需要提醒的是,高分作文不是满分作文。一类卷作文是指50分以上的作文,所以这篇文章被评为优秀作文没有问题。

  → 看法

  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错误论据写论文就是造假

  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出现失实论据有两种可能:时间太紧写错、学生自己编造。一直以来,我们对高考作文的评价带有某些格式、套路,如引经据典,可以让考生看起来好像掌握很多的样子,学生也知道老师喜好,学着掉书袋,甚至自己杜撰,而评卷过程很短,老师在阅卷场只能看出逻辑的错误,不可能查出事实错误,所以这种假大空写作才会有空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