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深海”杀手正向宝宝袭来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妈妈网

  近日,海洋污染问题又聚焦了众人的视线,而国家相关部门对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又有部分知名品牌被查出汞含量超标,被迫召回,而汞超标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些品牌使用的深海旗鱼和金枪鱼原料带入所致。

  这不禁让正处于育儿期的爸爸妈妈们皱起了眉头--原本以为深海生物的营养物质丰富,而且远离污染,可这样一看,原来“深海”杀手已经悄悄伸向了宝宝!并且,不光辅食存在隐患,很多宝宝都在吃的那种天然“鱼肝油”同时也被钉到了十字架上。

  “深海”究竟还能不能选择?如果宝宝的摄入菜单没有了深海鱼类,那么相关的营养元素应该如何继续补充?到底天然“鱼肝油”还能不能吃?维生素A和维生素D哪种方式摄入更安全?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

  选择深海鱼类辅食需谨慎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目前水污染在全球都比较严重,海鱼的生存环境不断受到威胁,小鱼吃进去的毒素被累积在身体里,而小鱼又被大鱼吃掉,所以大鱼尤其是深海食肉鱼的污染是最严重的,它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通常会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尤其是汞。“宝宝的解毒能力差、肝脏发育未完全,如果长期吃这种鱼,体内汞含量很可能超标,而即使是较低的汞水平也会影响到小儿的正常发育。”

  为了减少对婴儿健康的危害,研究人员建议,年轻父母应该警惕以下几种鱼--鲨鱼、鳕鱼、箭鱼、旗鱼、枪鱼、罗非鱼、方头鱼以及鲶鱼。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提醒各位家长,虽然鱼类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但考虑到金枪鱼、旗鱼等食肉性鱼类容易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甲基汞,因此建议婴幼儿、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食肉性鱼类及其产品。同时对于需要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在选择辅食时要考虑辅食的多样性和不偏食,既可达到均衡营养,又可避免安全风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