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延续农业节日的做法,多和吃相关,但其内含绝不仅仅是吃喝,比如端午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大扫除的活动,还包括吃粽子、端午饼、洗澡等内容,因为五月在古代被视为恶月,古人为了驱逐恶毒之气趋利避害,大人要喝雄黄酒,孩子头上要点朱砂,门口要挂上艾草,大人要做很多家庭的清扫工作。“端午节绝不仅仅是赛龙舟,而是驱邪的仪式。”施爱东说,“赛龙船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才有的,过去有赛船的项目,但端午节绝对不等于赛龙舟,目前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事儿。”
过传统节日一定要放假吗?施爱东的回答是肯定的。“对。”因为传统文化借助节日得到回归是好事,有了时间留给传统节日,老百姓就会组织活动,很多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借助节日仪式得以展现。有了时间空间,民间记忆才能得以展示。当展示成为常态性的锻炼,人们才会去学习,如果没有这个精神依托,最后的结果就是慢慢消亡。
“3天的假期实在是没有意义,刚到一个地方就回来了,强烈要求‘五一’长假重新恢复。”面对网上的强烈呼吁,施爱东说:“人们针对的不是‘五一’黄金周本身取消,人们是针对长假,除了国庆,大家需要一个长假,至于放清明、‘五一’还是端午都无所谓。现在国家想通过放假表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但国务院给的一年的假期就这么多,看你怎样分,从‘五一’分过来给清明和端午等传统节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国家政策的松动,能不能一年多给两天假,全部给端午。”
施爱东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春节放假是从除夕到初六放假,而过去是从初一到初七。因为表示重视传统文化,把除夕特意算到假期里面,但事实上,过去除夕不放假也没有人去上班,使不合法的节日合法化,最后的结果就是民众少了一天假。“表面上看是重视除夕,其实实惠少了。如何合理放假,怎样满足老百姓的长假需求,考验的是政府智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