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考得不错,这次至少可以上二本。”
6月7日中午12点,董巧轩从20多公里外的老家和女儿通电话。19岁的王金贺语文考试发挥优异,她甚至满怀信心地预见高考后的未来。
一会儿,这位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29班的考生,将走进第二科考试的考场。
周边密集的雨点声,提前结束了董巧轩和王金贺的通话,也断了母女在这世间最后的缘分。

王金贺是心疼母亲的,“这次一定不能让流汗的父母再流泪。”她常跟同学这么说。
这是她第二次参加高考。2012年6月,平常成绩不赖的王金贺发挥失常,总分只有300多分。成绩公布的那段时间,王金贺在同学王霞眼里“整个人是灰暗的”。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王霞知道这种苦:“对农村女孩儿来说,考试失败很可能意味着命运急转直下。”
在村子里,王金贺家境一般,姐姐王贺正读大学,姐妹俩的开销全靠当木工的父亲一个人扛。
好在还有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今年6月6日,王霞在学校食堂里碰到王金贺,“调整好心态,成败在此一搏。”圆脸王金贺笑着,神色轻松。
王霞觉得她“今年肯定能考好”。因为这一年,“学校晚自习到10点20分,她每次都要等到教学楼10点40分熄灯,才抱着资料回寝室,从没改变过。”王金贺平均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她觉得“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