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弃高考学生增至百万 大多数弃考生选择就业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腾讯


  提前置身于跨国竞争

  直到第一次到香港参加SAT考试(俗称美国高考),踏入几万人的考场之后,马健雄才真正认识到,这条路没想象中那般好走。

  香港的SAT考场设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每个场馆均有多个入口,事前没踩过点的马健雄进入考场有点晕,怎么验准考证、怎么查号、怎么走都不太清楚,需要不断地问。

  考试开始之后,更意外的一幕上演了,隔壁传来了演唱会试音的声音。原来,当天晚上隔壁场地将举行Lady Gaga的演唱会。“这么多人考试,他们在试音!”马健雄说,这种奇特氛围,反而让他对考试有了重新认识。国内的高考,政府举全社会之力,为考生营造氛围;而SAT考试,除了考生外,其他人并不需要为了这场考试改变什么。

  坐在考场里,考区从A排到Z,远远望去,展厅里坐满了考生,黑压压一片。马健雄说,这条道路并不能逃避竞争,而是把自己提前置身于一场跨国竞争当中,特别是对于希望申请美国知名大学的学生而言。

  弃考不等于远离班级

  放弃国内高考的学生,今年约占景山学校高中毕业生的10%。选择弃考并不意味着疏离于班级。从高一到高三,马健雄和张鸿健与所有学生一样,学同样的教材,考同样的会考。如今,经历一番拼搏和磨炼,马健雄已被芝加哥大学录取,而张鸿健也如愿以偿地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当其他同学在忙着准备高考时,他们俩计划着高考第二天去帮同学们拍些照片留念,还在帮着学校准备6月9日的毕业典礼。

  放弃国内高考,只是一种个人选择。马健雄和张鸿健说,他们无法用好与不好这样的词汇,来概括他们的弃考与别人的不弃。

  “不要担心自己不考高考就是一个‘异类’,不要这样想。”张鸿健说,了解真实的自己,找到一所适合的大学,对于每个人而言至关重要。无论弃考或不弃考,在不断努力中完成一场自我认知的过程,也许比最后的结果更有价值。新京报记者 王佳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