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水质极差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大粤网
劣四类海水面积比前年扩大了
珠江口的近海污染最受关注。在新闻发布会上,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巡视员李磊称,2012年,广东省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水质劣于《海水水质标准》第四类的海域面积约占广东省近岸海域面积的6.5%,较上一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等河口海域,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珠江口等近岸河口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平较差。(第四类海水仅适用作港口水域,不能用于工业用水、水产养殖等。)
李磊称,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趋势暂未得到根本扭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主要河口和部分城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陆源污染物入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海洋灾害和污染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威胁增加。
代表性入海排污口三成超标排放
公报称,在2012年实施监测的82个各类代表性入海排污口中,有28个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超标率约34%,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其中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超标率高达56 .8%,比上年增加14 .3%。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陆超华解释,以化学需氧量超标为例,水底缺氧,各类生物的生长就受到影响。
去年有47个排污口的污水入海量达到了2.38亿吨。珠三角沿岸海域接纳污水1亿吨,粤东沿岸海域接纳污水0 .64亿吨,粤西沿岸海域接纳污水0 .74亿吨。
在监测的排污河中,深圳新圳河入海口、东宝河入海口、东莞凤凰山入海口等3条排污河入海的水质超标。在监测的37个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中,21个市政排污口超标,超标率为56.8%。
去年广东海域赤潮5年来最多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公报还称,2012年广东省海洋赤潮多发,全省海域共发现赤潮16次,累计面积741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为近5年最多,赤潮多发区仍集中在珠江口、大亚湾、大鹏湾和湛江港近岸海域。南都记者统计发现,16次赤潮就有8次发生在深圳附近水域。所幸赤潮未造成人员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