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水质极差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大粤网

  环境保护部今日发布《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2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在198个城市地下水监测中,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根据《公报》,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5.0%,其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和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18.3%和6.7%。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2.7%,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

  《公报》显示,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一、二类海水点位比例为69.4%,三、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2.0%,劣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8.6%。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水质优,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辽东湾和闽江口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小百科:

  按照国家地表水的水质分类,一共有6个级别,Ⅳ类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最差的劣V类水,是污染程度超过V类,基本不能用的水。

  相关新闻:

  2012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超标率56.8%

  昨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2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报称,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趋势暂未得到根本扭转。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劣四类水质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等河口海域。去年全省发现赤潮16次为近5年来之最。省海洋渔业局回应,与污染等因素有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