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儿子不敢吃父亲种的菜:都有毒农药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因为放在店里气味刺鼻难闻,孙华曾想过不再卖这些高毒农药,并且批发了一些相似功效的低毒药品,但是“销量太差”,并且菜农登门就指定只要高毒的,“你不卖显得你这个店不专业,搞得化肥也没人来买了。”思虑之后,孙华重新购进了禁药。
在孙华的描述里,进货的流程同样很简单,并不因为这些禁药的高毒性而有任何难度。“就是开了车去市里的农资市场,一手交钱一手搬药,哪有什么难度?”
效果好的可替代的农药不多,在孙华看来是禁药畅销的根本原因。“如果有低毒高效的,谁来买高毒的呢?”孙华说,自己卖过的那些低毒药品,菜农普遍反应效果不好,“买过一次试试,回来第二次还是买禁药用。”
菜农之子
“亲眼看见他大瓶小瓶地买剧毒的药,怎么吃得下”
对于这些禁药的毒性,菜农们心知肚明,但似乎已经相当淡定。与张春新挨着菜地的王孟祥告诉新快报记者,这些自己种的菜大部分卖掉,自己也吃,“没听说有谁吃了有问题的,就是韭菜吃了容易拉肚子”,他说,“哪里的都一样,都是有农药的,难道就不吃菜了吗?那也太讲究了吧。”
张春新的儿子张帆在医院工作,多年来坚持不吃父亲种的菜。“亲眼看见他大瓶小瓶地买那些剧毒的药,怎么吃得下?”张帆告诉记者,他吃的菜都是自己再去市场上买,虽然也不能保证其他人的菜是不是也有农药,但是“起码不知道实情,心里舒服些”。
张春新认为儿子的行为很滑稽。“谁家的不是放了药的,我放的反而是量比较少的,你去买的那些,药更多。”
张春新种的蔬菜除了少部分自己吃,绝大部分批量卖给市场以及本地超市。“市场上买了我的菜,装了车就运到外地了;超市里记下我的地址和电话,也就把我的菜收下了”,张春新说,除此之外,卖菜的过程没有其他的检查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