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话题二:《宝贝》聚焦育儿经
《宝贝》剧照
一向擅长捕捉社会敏感神经的六六,这次瞄准了70后、80后和90后的育儿问题。在她看来,70后的夫妻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都想多要个小孩;80后的夫妻认为多子即多难,对他们来说婚姻比孩子重要,很多80后都愿意选择婚姻不要小孩;90后夫妻最自信,不明白为什么要有婚姻,可以有小孩没婚姻。
而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宝贝》也开始了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唇枪舌战。70后丈夫张嘉平对儿子偶得的溺爱,妻子冯莹对其的严加管教,偶得央求妈妈参加学校运动会、因为担心妈妈以后有了孩子而不再疼爱自己的烦恼,这些都是育儿必须面对的问题。还有父母之间的争吵对孩子的影响,这些都在剧中得到了体现。
另外,剧中80后的育儿焦虑都集中体现在经济压力这个点上,其实不单单是经济问题,培养一个孩子如果只靠钱砸,大多数人可以负担得起,几代人一起供便是,更多的问题是时间、精力和情感的付出。
《宝贝》正是从育儿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剧中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不少妈妈的共鸣。有妈妈大赞:“《宝贝》就是我教育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宝典。”而针对剧中人物夸张的表演,不少观众认为:“《宝贝》演员可能会有表演的夸张,但这种夸张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是以另一种方式来突出现实。”
焦点话题三:家庭生活重在沟通
《宝贝》讲述了70、80、90三代人的生活,围绕孩子、家庭和婚姻问题进行探讨,呈现了情感危机时代三组家庭不同的感情经历和生活轨迹。
70后夫妻事业、财富、人际关系都趋于成熟,但却面临许多中年危机,在制造“二胎”失败的情况下,最终迎来了“小三”。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观众也一直能从六六的作品中找到共鸣。六六本人更是在微博上大呼“第三者就像一个尿壶,哪个男人没有尿急的时候?痛快完了,却也不可能把尿壶带回家啊!”
而丈夫张嘉平不仅不承认错误,还认为“这是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 面对张嘉平的那段“是冯莹没有给我被爱被仰慕的感觉,而茱莉亚却让我有当初和冯莹恋爱时候的那种感觉,她能给我最美好的东西,而不是被生活琐事缠住了身,她让我觉得她是年轻时候的冯莹”的独白,很多女性网友均表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容易忽视转换角色,《宝贝》的这段剧情给大家表面平静的生活敲了一下警钟。
现代社会生活中,女性在婚姻中确实应当自强自立,但为了同时兼顾孩子和事业,往往留给伴侣的时间是最少的。夫妻坐到一起也是讨论金钱、父母、孩子的事情,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这样的家庭生活又怎么会不出现问题?
《宝贝》正是从这个侧面出发,展现了家庭生活中沟通的重要性,告诫大家要和自己的爱人、家人多一些沟通,真正了解彼此的内心,才能让生活安全地通过暗礁。
的确,正如网友所说“六六还是那个六六,她的电视剧陪伴着每个成长阶段,启示着最真实的生活。对多个年龄段都有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