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马天杰认为,湖南的镉大米主要原因在于水污染,目前湘江沿岸的农民大多以湘江的水来灌溉,而湘江的水重金属含量是全国最高的。他认为,被污染的粮食产地可能不仅仅只有株洲。
而重要原因在于污水灌溉早年间被广泛应用。因此,镉大米在湖南的出现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就在昨日,广州再次查出9批次镉超标大米,产地还包括了江西、广东。
攸县所在的株洲,是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不但是“中国电力机车之都”,而且是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马天杰表示,大米中的镉有三个来源,一是冶炼厂的烟尘进入土壤;二是化肥中的磷肥所致;三是水污染。而在马天杰看来,水污染正是造成湖南镉大米的主因。
查阅攸县招商引资的相关资料显示,攸县正在打造网岭循环经济产业园,该产业园积极承接株洲清水塘产业升级转移,努力打造成为产业转移承接地。
公开资料显示,株洲市石峰区的清水塘工业区,位于长株潭三市接合部,坐落在湘江边,是株洲市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国务院批准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中,清水塘工业区列入《国家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规划》的重点项目就有17个。在清水塘,株冶集团是国家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
而2011年5月11日攸县人民政府关于《攸县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其中提及,该县正在争取株冶集团产业转移落户,并已与株冶集团进行了多次衔接,株冶集团也派人到攸县网岭镇荷叶塘进行了现场察勘。网上还传出了株冶集团将铅锌粗加工生产线搬迁退至攸县的消息。
不过,株冶集团董秘刘伟清表示,目前公司在攸县并没有任何项目,只是公司所在的清水塘被要求进行搬迁改造,而攸县也在打造网岭循环经济产业园,邀请株冶集团到攸县发展而已。
刘伟清进一步指出,公司所在的清水塘与攸县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而且项目由环保局24小时在线监测,与毒大米事件没有任何关系。
湘江变毒水
湖广熟,天下足。然而,曾经的鱼米之乡已不再。
根据湖南省环保厅2007年公布数字,湘江流域汞、镉、铅、砷的排放量,就分别占到了全国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对此,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要求涉重金属企业数量和重金属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
但是,就在《方案》实施一年后,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向媒体直指,方案实施太慢、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
这意味着,政府的规划并没有缺位,但执行过程中未必实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