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年2月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留守儿童约为2200万人,小学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约为1440万人,初中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约为760万人。其中,中部是我国留守儿童最多的地区,留守儿童约占农村在校生的1/4。
地处我国中部的黄冈是劳动力输出大市,有150万人常年在外打工。黄冈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学介绍,黄冈市的学校中,留守儿童普遍占30%以上,部分学校留守儿童比例甚至达50%以上。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严令禁止补课。在当年下发的《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得要求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和学科竞赛。
禁令一出,在学校层面上组织的补课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制。然而,黄冈的多名教师和家长向记者反映,禁止补课的初衷是好的,能够给孩子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却对留守儿童不利:在课外时间,他们普遍面临“家里没人管、学校没法管”的状态,被“放羊”的时间延长后,反而有了更多的机会养成不良习惯。
在黄梅县一中校长陶有刚看来,取消补课是好的,但不赞成“一刀切”。他认为还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基本上都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抚养,这种抚养大多仅限于物质层面上,几乎没有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加上县、乡镇一级的公共娱乐场所管理松弛,留守的孩子中,沉迷于网络游戏、赌博甚至违法犯罪的大有人在。
在县级小学和乡镇小学做了20多年教师的团风县思源学校校长丰必文说,在他待过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超过60%。对于补课,大多数家长的态度是赞成,原因只是“希望孩子在学校待得时间长一些”,因为把孩子放在学校“托管”,比放在家里更放心。而对于孩子来说,补课最大的收获也不过是“能和同龄人在一起好好玩一玩”。
“站在校长的角度,我反对补课;但站在家长的角度,有时候能理解他们希望孩子补课。”丰必文说,补课的确背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而且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但取消了补课,在学生离开学校的时间如果疏于管理,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这座位于长江边的城市,离开学校的时间里,农村孩子最大的爱好是玩水。此外,在市内、县城里的大街和河堤上,还能看到不少未成年人集体飙车的身影,车祸事故也频频发生。除去这些户外活动,孩子还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节目,放学后,县城里、镇上的网吧、游戏厅常常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