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壹基金再发展壮大也无法替代红会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腾讯


  目前,壹基金也正在寻找更多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5月7日上午,壹基金与平安保险洽谈合作,未来,那些使用平安保险的用户将更方便地参与公益。据舒敏介绍,今后壹基金还有可能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上开店。

  “在创立壹基金时,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每个人日行一善,而完成这个梦想一定离不开互联网。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越来越多,那么参与人人公益就变得方便起来。”李连杰有些激动。

  而根据IDC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数将超过5亿。在李连杰看来,哪怕只有10%,甚至更少的用户愿意参与公益,每个人只捐1块钱,筹款数量也是可观的的。

  他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地震时,壹基金通过“小额公益”获得了5000万的善款,因此获得了达沃斯水晶奖,另外一个获此殊荣的是奥巴马通过小额筹措选举基金,赢得了总统大选。

  信息透明提速

  “在3个多亿的资金上,最先要用出去的是个人捐款。企业捐款可以做减灾、防灾等长远安置工程。”据李连杰介绍,壹基金理事会暂时决定,雅安地震过渡期的资金为8000万元,对雅安的其他捐款将在震后三四年陆续使用完毕。

  在中长期上,壹基金将按照4个H(Home家,Healthy健康,Happiness幸福,Hope希望)原则,从社区自救能力,住房自救能力,家庭自救能力等3方面具体实施捐款使用。

  现在,壹基金在善款使用方面越来越理性。李连杰表示,“救助需要有效,不要太急。应当按照当地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来做,善款的使用是一个过程。救灾是政府主导,民间的灾后重建更多的是做一些政府没有做的事情,把文化、环保都结合进去。”

  壹基金资金用途主要包括3大类: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每年对于当年项目实施情况与过程,善款使用多少都会做详细披露。

  “壹基金创立转型,都渴望做上市公司的管理架构,常态下的捐款会在年报、半年报当中体现。”李连杰说。

  但这种披露还不普遍,中国公益组织的资金使用情况公开披露的状态并不佳。来自2011年壹基金年报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有民政注册社会组织44.6万家,能够全面按时披露信息的公益组织大约不到5%。

  比如,拥有发票、发票可抵税是每一位捐款人应当享有的权利。但是,由于各方机制不健全,操作程序不成熟,使得发票成为一种难事。

  针对此次雅安地震捐款,壹基金做出了表率,捐款达100元以上,可以收到纸质发票。目前,这个纸质发票已经发送了1万份,很多人在微博上表示收到发票的惊喜与欣慰。

  舒敏告诉记者,捐款者获得发票是应该享有的权利。平常一年只有1000多人会索要发票,而这次雅安地震,在淘宝上宣布可以寄送发票,于是很多人尝试选择,圆通提供免费的递送服务。

  “另外,我们还收到8000多封邮件表示需要领取发票,由于近期的力量都放在雅安,所以还有4000封没有处理。”舒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