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谈30年婚姻:有恩才有爱 各做各事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2月25日奥斯卡颁奖那个上午,大洋这边举国欢腾,刷微博的网友调侃说,感觉本届奥斯卡一共只给两个人颁了奖:安妮·海瑟薇,李安,安妮·海瑟薇,李安……


李安和妻子

  好人缘,华人欢呼一片

  这充分证明两人在观众心中不可多得的好人缘。李安获奥斯卡奖海内外华人欢呼一片,几乎没有一丝不和谐声音。那些品位各异尖酸刻薄的影评人,那些平日唇枪舌剑的持不同意见者,都在此事上达成高度和解:我祝贺,我骄傲。

  梁文道说李安是华人导演里最奇怪的,“他不像王家卫、吴宇森、贾樟柯、侯孝贤,这些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粉丝,每部作品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但他就这么不声不响站到了华人导演最巅峰: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届金球最佳导演、两届柏林金熊奖、两届威尼斯金狮奖、两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三届台湾金马奖、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他跨过了海峡两岸,兼容了东西文化,拍摄电影的风格跨度之大也令人咋舌——飞越竹林,追逐过南北战争的幽灵,与简·奥斯汀笔下的姑娘逗乐,也捧过西部牛仔的一掬泪水。

  但是他把什么都拍得刚刚好,拍出了每个人心里都有的一座断背山,一个江湖梦想,一段不能抑制的情欲,一只隐藏多年的猛虎……就像不同层次的人都在《少年派》中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样,李安也总能满足各种人的美好想象。

  异乡人,电影里的少数派

  无数人翻出李安年少时的照片和Pi对比,追问李安到底是不是照着自己选的主角,事实是,李安的一生也屡次奇幻漂流。

  他的父亲李升,在1946年做过江西德安县国民党党部书记、崇仁县县长,在大陆育有三子一女。1949年,李升赴美国未果,搭乘“永安号”轮船到了台湾,以教书为业,一直做到台湾名校台南一中校长,并续娶生下子女四人。长子因“德安县”和“永安号”之由取名,正是李安。“我在台湾长大,我们总是输家。”李安曾讲过这样的笑话:“直到80年代末,我仍然碰到这样的情况:人们问我‘你来自哪里’,我说:‘台湾。’人们会说:‘啊,我喜欢泰国菜。’”

  身为长子,李安被父亲寄予厚望,却离期望背道而驰。他接连两次在公立大学入学考试中失败,最后进入“艺专”读了戏剧电影系。他并不是不肯用功读书,只是不擅长考试,每每特别紧张,有次数学甚至只考了0.67分。后来他父亲资助他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读书,他一面打工一面读书,和众多漂洋过海怀揣美国梦的年轻人一样——除了到餐馆洗盘子外,所有穷艺术家会干的事李安都干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