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操蛋,总体明媚的大学
虽然大学时期几乎都在外拍戏,但大学的喜怒哀乐,聊来聊去都不过那几件破事儿,所以在《致青春》的前半段,赵薇对大学生活的拿捏,掐中七寸。
比如细节——迎新时不怀好意的师哥是有的;肮脏的男生宿舍和聒噪的女生宿舍是必须的;旷课是需要斗智斗勇的;宿舍烧水烧断保险丝是要去求宿管大爷的……不管时代怎么变,这些组合出大学生活的元素是不会缺失的。《致青春》兜住了它们,便已经成功了一半。
更让人受用的是,在讲述这些大学琐事时,片子的态度是戏谑且开放的,李樯的本子也许再挖不到更多的细节,但那股享用它们的心态是好的,所以这番配备了乐观情绪的大学流水帐,哗哗地欢快着冲击着你的感官,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学回忆,回想起来欢乐得不得了。
但具体到爱情上,这番明媚就必须要偶尔操蛋一下了。郑微这种对男生死缠烂打型的女孩,大学里应该也不少见,但像陈孝正这种极品龟毛男,还真的是存在得相当戏剧性。加上酒醉和女同学发生关系、导致后者意外怀孕这种大学必备破事儿,还是能戳戳那些在大学时干过这种事儿的男生的脊梁骨,或者煽起受害女生泪水的。
如果说,《致青春》的前半段是拍给还没上大学或正在上大学的人看的,那么后半段便是献给所有已经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人看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后半段,才是真正的“致青春”。
毕业后进入社会,当年玩得再好的死党,也面临联系日益减少、甚至互相攀比起家庭、事业的危机。面对残酷的现实,《致青春》的后半段因为写实,导致了操蛋大于明媚。
老张靠给人代笔为生,日子苦得像条狗,去同学聚会还得咬着牙买身A货行头装门面;被退学的朱小北为了求生,还得改名换姓继续苟且着从事教育行业混口饭吃;还有当后妈的,为大学的爱情赴死的,功成名就后回来妄图补救青春爱情的……
那些曾经的友谊和爱情,幻变成各种面子、利益、功利,同学聚会上,大家还是笑嘻嘻地在一起回忆青春,但每个人肚子里都有对谁都无法说出口的心事,大学时代那股敢爱敢恨的疯狂劲儿,只能成为大家嘻嘻哈哈回忆的谈资,再也无法付诸为行动。
当然了,《致青春》毕竟是部电影,需要戏剧性来升华这种操蛋,所以片尾,阮莞死在了她挚爱的青梅竹马的爱情里。幸好,赵薇又是乐观的,所以老张对阮莞迟到的告白,以及除阮莞外每个人的命运,又是透着希望且明媚的。
除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