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青年时报:这种调查有意义吗?说没有,显得武断;只能说很小。是,重启调查的组织方是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听起来貌似第三方会更加客观中立。但问题是,他们没有执法资格,又不专业,怎么能够深入调查呢?我可以表示不乐观吗?事实上,红十字会完全没有必要钻到郭美美事件的怀里。郭美美没那么大劲儿,扛不起红十字会。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不过是女人祸水逻辑。
@新华网评:【新华网评:红会如何迈过“郭美美”这道坎?】中国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王永24日表示,将于5月中下旬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情。事实上,红会也的确需要与“郭美美”做个彻底了断,以摆脱长期以来的负面影响。
@新浪评论:时隔2年之后,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早已物是人非,或者人是物非,现在再调查难以取证,更难有真相。
@金羊时评:【红会恢复声誉,仅靠重查郭美美案还不够】即便红会社监委通过重查郭美美案,能够洗刷红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清白,但近年来红会及各地红十字机构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如捐赠信息不透明、财务管理不规范、“官僚化”倾向突出……,并不会随着郭美美案的调查终结而消失。
@新京报:【社论:再查"郭美美"能否重塑红会公信】"郭美美事件"真相或许并不复杂,但教训足够深刻。要想重塑公信,根本之道不是想办法和郭美美"切割",而是对目前红会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很多事件,问题主要出在红会一些分支机构。但在治理结构上,红会总会和分会是"两张皮"。如何在制度上理顺,是难点所在。
@东方廉政:【再查"郭美美"能否重塑红会公信】芦山地震之后,红会麻烦不断。"收取台湾红会500万元'买路钱'","救灾物资超20小时没下发"……多数被证实是谣言,这也从侧面证明民众对红会的不信任。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或许是一个契机,但查什么、怎么才能"达成共识",仍需消除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