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观察
打击“随手带奶粉”?知易行难,表态而已
海关总署日前强硬表态,要对香港“限奶令”之后出现的“随手带奶粉”现象进行打击。看起来,海关总署的表态其实并无不妥,也符合相关政策。
然而,很多事情属于“合法不合理”之列,打击“随手带奶粉”也是其中一桩。而且这事情最关键在于执法的难度,正如之前海关在接受采访时实话实说:在关口执法时,无法区分携带两罐奶粉的旅客,究竟是属于自用,还是会将其卖给摊档。况且携带两罐奶粉,本身没有违反两地的法律规定。既然无法界定是否违规,执法便也无从谈起。因此打击一说,也许就只能成为一句“表态”而已,根本无法落到实处。
既然打击“随手带奶粉”,无法对携带奶粉的人进行监督,就应该从那些收购者入手,打击买方,从而打击水货市场。如果没有收购者,旅客自然也就不会“随手带奶粉”了。但是这些人也没有违法啊!南都之前报道律师的分析已经很清楚了。而且即使你“扫荡”了关口,难道大家不能“游击”到其他地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许正是对“随手带奶粉”的执法之难,才让内地宝宝有了喝上放心奶的一线机会。不然谁愿意高价买进口奶粉啊。
如果回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既然看不到内地奶粉给消费者信心的希望,那么如何通过合法途径引入海外奶粉,则是执政者关键而又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梁振英的建议不错,就看内地能否响应,拿出诚意来合作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