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去世时身边无至亲 子女不立即回国奔丧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凤凰网

  死前一夜 密友陪伴一小时

  这对“不孝”的双胞胎子女,昨天表明亡母逝世的声明,并非由他们发放,既不会立即赶回英国办理亡母丧事,也不会私人悼念亡母,但将会回英出席丧礼。

  铁娘子前助手鲍威尔(Charles Powell),在她死前一天曾探望她,成了最后探望她的密友。他说:“昨晚我与她一起,我大概陪伴了她一小时,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做……她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本看着国家似乎无可避免地走下坡,但(她掌权后)我们再为当英国人自豪。世界舞台上亦然,她让英国再度举足轻重。”

  她踏上从政之路,改变了千千万万的人的一生,却牺性了家庭,牺牲了与子女的感情。密友透露,她与子女关系疏离,多年来的圣诞,她只是与姨甥女梅斯(Jane Mays)一家人度过,子女只顾外游也不和她过节,连朋友都有微言。去年圣诞,她本也只约了梅斯一起庆祝,但因膀胱问题入院开刀,卡萝尔才飞返英国陪伴,平时都是她的前幕僚、助手等人轮流探望。

  痴呆失忆 重复经历丧偶之痛

  铁娘子在任期间,每天仅睡四小时,但岁月催人,她慢慢变成虚弱失忆的老人。2001年多次轻微中风,短期记忆力开始衰退,连自己福克兰群岛战役的“威风史”也搞乱。后来连听力也出问题,不过她仍“不认老”,向朋友坚持自己“无问题”,有朋友慨叹说:“真的不知道她知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如果她知道,就是不肯跟我们说。”

  直至2003年,一直是她精神支柱的丈夫病逝,对她打击更大,精神健康随即走下坡。后来她患上痴呆症,经常忘记丈夫已经不在人世,每一次再告诉她,她都像初次知道那般晴天霹雳,一次又一次面对刚丧偶的伤感难过。

  女儿卡萝尔曾说:“我要不断重复又重复告诉她那噩耗,每一次当她知道顿失相依50年的丈夫,她就悲伤地望着我,柔情地问:‘噢,那时我们都在(他身旁)吗?’”

  可惜10年后,当她撒手人寰,子女却不在身旁。她去年圣诞手术出院后,不能再攀四层豪宅的楼梯,于是应里兹酒店老板巴克莱兄弟之邀,在酒店套房中休养,上月她的前新闻秘书探望她时,虽然她似乎想聊天,但连说话也感吃力。有好友坦言,虽为她离世感到悲伤,但也为她终于不再受病魔煎熬而松一口气。(英国《每日邮报》 )

  评价两极

  “伟大改革家”vs“贪婪建筑师”

  英传媒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两极化,右派报章赞她是国家救星,左派报章却指她是贪婪的建筑师。

  右倾的《每日电讯报》以“工人、国家及世界自由战士”来歌颂她;中间偏右的《泰晤士报》称她是“杰出政治人物,迄今为止,是她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最畅销的《每日邮报》在头版以“拯救英国的女性”为标题,《金融时报》则赞她是“伟大改革家”。

  但《卫报》及《每日镜报》等左倾报章则对她嗤之以鼻,直斥她是分裂英国的罪人,《卫报》的社论更指她遗留给英国的是“公众分歧、自私自利和崇拜贪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