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儿为啥发飙?读懂宝宝“生气宣言”
编辑:xiangmengjie 出处: 妈妈网
【妈妈网特稿】不少爸妈感到头疼:宝宝突然就不乖了,喜欢哭闹喜欢撒娇耍赖,甚至摔东西,这是怎么回事?不懂言语、还没有行动能力的婴儿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幼儿则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到位,会通过更多的行为来表达情绪,例如扔东西、耍赖、尖叫……而这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实际上都有着自己的含义。

  行为:不停尖叫、发出怪声

  潜台词:我喜欢扯开嗓子叫,喜欢唱歌,喜欢把所有东西弄出怪怪的声音。比如,我会把饭勺当鼓敲。如果你专横地对我吼:“安静点!”我反而会吵得更响!

  分析:尖叫是宝宝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语言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在为将来的语言表达做准备了,学习发音,学习对语言的理解,最后才是开口说话。在还不能完整地用语言表达自我时,他们会发觉虽然自己的个头小,却能用最大的声音去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尖声叫喊就是一种测试嗓子的最普遍的途径。对他们来说,自己能发出这种奇特的声音是一件相当刺激、相当有趣的事情。于是,在他们想表达什么的时候,就会用尽全身力气去喊叫。如果他们的叫声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下一次,他们的分贝会更高,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尖叫也是孩子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孩子想对爸爸妈妈说:

  如果让我按自己的方式做,那么,我们彼此都会相安无事。我想尝试新鲜的事,但你可要在旁边看着我保护我。

  育儿专家想对爸爸妈妈说:

  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当你遭受挫折,情绪会有波动、会感到生气。可生气不是大人的专利,孩子也会有情绪,并且孩子一旦有了情绪,并不能像成人一样懂得倾诉、宣泄和消化,更加不懂得hold住它。于是,表现出来就好像孩子不乖巧懂事、不听话了。当你的孩子做出各种无理取闹的举动时,先别急着发火,平心静气地懂得孩子的“生气宣言”吧,这才是亲子沟通的真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