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宝宝的自言自语当成心理病!
编辑:xiangmengjie 出处: 妈妈网
【妈妈网特稿】两三岁的宝宝特别懂自娱自乐,一个人拿着个积木就能玩半天。不过有些细心的妈妈发现,宝宝边玩还边自言自语的。有些妈妈立刻就紧张起来——跟“话唠”一样,宝宝该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吧?别担心!这是宝宝在学习呢!本期【麻麻不懂我】妈妈网小编带你揭开宝宝自言自语的秘密。

  【小编视角:自言自语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必经阶段】

  语言可以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两种,外部即说出来的,内部即思考的。而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由外部语言开始的,即学说话的阶段。孩子的自言自语多出现在2~4岁这个时期,前期为学说话的练习阶段,后期则属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阶段。


自言自语是内部语言在发展

  2岁左右的宝宝自言自语,一般都是断断续续的词蹦出来,和正在做的事没有太大的关联,别担心,这是孩子在复习他听到的词汇,并通过练习来掌握他们。

  3~4岁的宝宝,处于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的过渡时期,在内部言语产生的过程中,由于幼儿一方面思维依靠表象进行;另一方面,语言动觉调节机能尚不完善,还不能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这样就出现了幼儿自言自语的现象。他们在自言自语时会说完整的句子,有些孩子甚至会分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声音。这是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语言在思维的影响下也是自言自语了。这些碎碎念反应的是孩子思维的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或用语言说出自己要做的事情,或在做事情遇到困难,通过自问自答来表示自己的怀疑、惊奇和困惑。这些都是孩子在思考的东西,爸爸妈妈不妨把握孩子“开口思考”的时期,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孩子的想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