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电子眼”神秘面纱
“电子眼”能恢复失去双眼眼球的人的视力,真有那么神奇吗?“电子眼”到底是什么?
电子眼
其实,“电子眼”确有其事。很久以来,科学界一直在试图攻克人工视力的难题。从原理上看似乎并不困难,毕竟眼睛工作原理和相机一样,人们能造出相机自然能人造“视力”。而且“电子眼”的需求量很大,因为全球失明人数很高。就拿视网膜黄斑变性来说,这种最终导致失明的眼疾影响了近10%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不要提白内障、青光眼了。
1998年美国能源部牵头组织了数家实力雄厚的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共同创建了一个叫做第二视觉Second Sight的公司。它们推出的人造眼名唤“百眼巨人”Argus。这种人造眼通过植入装置,使患者恢复部分视觉。这个系统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1、视频眼镜,整合在镜片中的两台数码相机,用于获取实时图像;
2、视频处理器,把数码相机获得的图像编码成电磁信号;
3、发射器,就在眼镜上,把处理器编码的电磁脉冲发射出去;
4、接收器,一般放在耳朵上面的头部皮肤里,很小的一个天线,接收电磁信号,并通过一条细线传到眼球的后方;
5、视网膜植入装置,这也是个芯片,1毫米见方,上面有很多个电极,按照处理器发出的指令依次放电,电信号经过视神经传到视觉中枢。
2002年,第一代百眼巨人的视网膜植入装置只集成了16个电极。也就是说,植入了这种人工眼的6名自愿者只能看到16像素的明暗色块。这会让病人恢复明暗视觉。2009年7月中旬,第二代百眼巨人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可进入临床试验。二代产品拥有60个电极。这60像素的图案已经能帮助使用者看到光明,分辨基本的形状了——比如门在哪里。
目前,拥有200多个像素的第三代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别小看了这不起眼的200像素,如果它能顺利推广,将能让至少两千万盲人重新拥有辨认亲人的面部特征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这款产品采用的是植入式的芯片的方法,它存在一个长期使用效率下降的问题。
而对于失明人士来说,能否用这些尚在试验阶段的方法改善生活,还是一个需要医生和患者仔细平衡的问题。但是对于失明者这个庞大的群体而言,光明无疑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上。